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县(市、区)动态   ->   永嘉   ->  正文
共同富裕 | 永嘉县全域打造山区共富“嘉”工坊 绘就幸福乡村新图景
来源: 日期:2022-07-11 10:12:24 字体:

  今年来,为精准破解山区乡镇“在家劳力就业难、产业低端升级难、资源分散整合难、技能更新创收难、留守老人服务难”等问题,永嘉县以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牵引作用,在人才资源“返乡”、产业链条“下乡”、就业服务“在乡”、产品劳务“出乡”等方面谋点子、找路子,全面推进成立“村企共富”党建联盟,全域打造“嘉”字号共富工坊,走出了一条山区26县强村富民新路径。

  聚焦乡村创业创新

  积极培育“共富星创客”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离不开青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继成功获得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成立全市首个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后,我县集聚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更多优势资源,创推“星·创客”乡村版众创空间,拿出黄田街道核心地段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利用核心景区网红打卡地——“桃咖啡”作为共享交流平台,配套“人才咖啡”“创业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已举办青年共富、艺术驻村、楠溪民宿等各类创业创新沙龙近20场,同时不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培训导师,为山区青年累计提供4000余人次的各类创业指导服务,孵化培育农创客、大学生创业项目、人才创业项目等120余个。

  聚焦因地制宜制胜

  持续做强“共富大产业”

  深挖永嘉传统产业,结合山区劳力实际,坚持完善配套政策、基础设施,打通“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运行闭环。一是把“小麦饼”摊成“大产业”,县委推动成立县麦饼办,强化人才驱动、统一行业标准、深化文旅融合等方式,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辐射全县2000人就业,年产值从2019年的1.2亿元增至2021年的5亿元。二是将“小家政”做到“大产业”,不断解锁技能培育里的共富“密码”,围绕授课质量、就业能力、就业渠道等关键环节,通过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群团助力、企业参与,全面打响“楠溪月嫂”“楠溪家政”地理服务品牌,全力推动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学技能促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12687人次参加家政类培训,领证10153人,就业率可达90%以上,帮助农户年均收入增加9万元左右。三是以“小就业”汇集“大产业”,成立全市规模最大的来料加工协会和全市首个来料加工协会党支部,聚焦家庭妇女、低收入农户等山区农村留守群体,以城乡劳动力供求衔接为抓手,通过建立“统一报酬、统一培训、统一货源”的抱团发展模式,大力引导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外贸企业下乡,以“村企合作”发展来料加工业务,在桥下镇、岩坦镇、大若岩镇等地探索开展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试点,全县年总发放报酬计2万余人1.5亿元,有关做法入选浙江省十大精准扶贫案例。

  聚焦产业延链补链

  共建联营“共富茶工坊”

  作为永嘉农业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县茶产业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8%。相比乌牛街道、三江街道等传统主产区,山区乡镇缺少优势企业主体、销售渠道等,多以茶商上门收购茶青为主,价格低、利润薄。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牵头,在茶叶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山区乡镇,率先探索“共富茶工坊”。比如,界坑乡党委引导“村集体+乡贤”共同出资,由村集体出场地,共采购21台炒茶机、4台烘干机、2台辉锅机、1台风选机等一批共享茶机,由“共享社·幸福里”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轮流负责预约登记、机器调试和维护等,以免费共享方式提供给全乡茶农使用。有了机器,还要有技术,邀请市县茶叶专家上门传授茶青炒制、红茶制作等关键技术,提高夏秋茶叶使用率,延伸茶叶产业链。通过“共富茶工坊”,今年界坑茶农累计制茶超6000斤,户均增收近万元,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双翻番。

  聚焦数字赋势赋能

  探索打造“共富直播间”

  抢抓数字化改革契机,为教玩具、农特产品等优势产业注入数字动能,持续做大以电商、直播为特色的共同富裕“云经济”。2021年1-12月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242.5亿元,同比增长20.7%,累计建成“淘宝村”29个,“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村”13个。如永嘉桥下镇韩埠村,在数字直播综合党委引领下,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利用,打造全县首个“共富直播间”。启用以来,累计为韩埠村40余家商户节约近50万元场地、设备成本,助力村内企业年电商销售额从4000多万元上升到6000多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多个。除了打造一批“共富直播间”外,永嘉还创推“红色星播客”,培养了一批党员村播达人,为山区农产品免费直播带货,比如岩头镇“麦饼西施”,用个人账号为家乡旅游宣传引流300多万,每年坚持为农户自产自销的笋干、柿饼、梅干菜带货15万元以上。

  聚焦城乡流通流动

  全面落地“共富服务车”

  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面积占比达85%,特殊的地理条件极大制约了农产品出山和山区群众消费品质。为破解这一难点堵点问题,县委县政府决策,大力推动“供销共富服务车”项目在我县落地,依托县供销共富服务中心与永嘉供销云集系统两大服务平台,为山区提供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农资农技进村三大服务。自今年2月份试运行以来,目前全县每天有10辆专车往返山区和沿江,覆盖120多个行政村,为山区销售农产品378万元,平均溢价率10%以上,优质消费品下乡卖出订单2.4万笔,平均让利3%-5%左右。“共富服务车”以山区群众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定车、定线、定点、定时”服务模式,把流动的“共富市集”开到农户家门口,更是把“便民大篷车”开进老百姓心坎里,已为山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代办服务约2千余件次,帮助群众顺捎带800余次。

  聚焦老有所养所乐

  加快布局“共富小食堂”

  永嘉是长寿之乡,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8万多名,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较难匹配。今年来,我县紧紧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标准,全面排摸掌握留守老人家庭情况、实际需求,结合587家现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布局情况,构建全县“共富食堂”建设一张图、服务一张网。比如,溪下乡筹资90余万元建设11个“共富食堂”,实现9个行政村全覆盖,并于今年端午节期间集体开火。主要采取“集中供餐为主、上门送餐为辅、睦邻互助为补充”的保障模式,日常管理服务以“党员+志愿者”为主,并与“共享社·幸福里”公益下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同时,充分发动卫健系统医疗资源,全县基层医疗单位以支部为单位,一一结对山区农村、老旧小区等,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和医疗巡诊,加强健康档案管理,帮助解决基本医疗保健问题。

图片
图片

  今年来,为精准破解山区乡镇“在家劳力就业难、产业低端升级难、资源分散整合难、技能更新创收难、留守老人服务难”等问题,永嘉县以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牵引作用,在人才资源“返乡”、产业链条“下乡”、就业服务“在乡”、产品劳务“出乡”等方面谋点子、找路子,全面推进成立“村企共富”党建联盟,全域打造“嘉”字号共富工坊,走出了一条山区26县强村富民新路径。

  聚焦乡村创业创新

  积极培育“共富星创客”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离不开青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继成功获得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成立全市首个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后,我县集聚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更多优势资源,创推“星·创客”乡村版众创空间,拿出黄田街道核心地段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利用核心景区网红打卡地——“桃咖啡”作为共享交流平台,配套“人才咖啡”“创业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已举办青年共富、艺术驻村、楠溪民宿等各类创业创新沙龙近20场,同时不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培训导师山区青年累计提供4000余人次的各类创业指导服务,孵化培育农创客、大学生创业项目、人才创业项目等120余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聚焦因地制宜制胜

  持续做强“共富大产业”

  深挖永嘉传统产业,结合山区劳力实际,坚持完善配套政策、基础设施,打通“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运行闭环。一是把“小麦饼”摊成“大产业”,县委推动成立县麦饼办,强化人才驱动、统一行业标准、深化文旅融合等方式,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辐射全县2000人就业,年产值从2019年的1.2亿元增至2021年的5亿元。二是将“小家政”做到“大产业”,不断解锁技能培育里的共富“密码”,围绕授课质量、就业能力、就业渠道等关键环节,通过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群团助力、企业参与,全面打响“楠溪月嫂”“楠溪家政”地理服务品牌,全力推动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学技能促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12687人次参加家政类培训,领证10153人,就业率可达90%以上,帮助农户年均收入增加9万元左右。三是以“小就业”汇集“大产业”,成立全市规模最大的来料加工协会和全市首个来料加工协会党支部,聚焦家庭妇女、低收入农户等山区农村留守群体,以城乡劳动力供求衔接为抓手,通过建立“统一报酬、统一培训、统一货源”的抱团发展模式,大力引导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外贸企业下乡,以“村企合作”发展来料加工业务,在桥下镇、岩坦镇、大若岩镇等地探索开展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试点,全县年总发放报酬计2万余人1.5亿元,有关做法入选浙江省十大精准扶贫案例。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