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消薄强村 看温州力量全省“千企结千村 消灭薄弱村”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场推进会特别报道
来源:温州日报 日期:2018-04-18 09:38:17 字体:

  新增4487个项目,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温州全面奏响从“消薄”到“强村”的进军号

  日前,永嘉县三江街道坦头村的瓯窑小镇里,种下了满园的芝樱花。这是村级集体共同开发的花海田园项目,也是我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一个缩影。

  把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头等大事来抓,温州坚决打赢“消薄”攻坚战。至2017年底我市全面消除1707个薄弱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5032个,占比从38.6%提高到93.1%;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8.5%,高出全省增速8.1个百分点。

  随着“消薄”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全面奏响从“消薄”到“强村”发展的进军号。我市以项目集中开竣工为抓手,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快速度发展。2017年以来,全市新增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4487个,投资额186.2亿元,涉及3983个村,实现薄弱村全覆盖。今年,全市已举办7场县级集中开竣工仪式,开工集体物业、农旅融合等六大类项目1148个,涉及2061个村,总投资121.5亿元,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7亿元;竣工项目2282个,产生收益3.8亿元。如永嘉县集中开工项目481个,总投资45亿元,覆盖585个村,预计年内为村集体增收9300万元。在这过程中,全市各地坚持村企联动、项目为王,以“一村一项目”“一项目一抱团”“一抱团一领导”三大招,助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增强“持续造血”能力。

  为了让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有后劲,我市深化“一村一项目”攻坚计划,结合辖区地理和产业特点,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个自主经营性项目。特别是2017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都要优化或新增经营性项目。重点谋划实施集体物业、农旅融合、规模农业、投资增效、特色产业、劳务合作等“六大类项目”。

  “一项目一抱团”,是破解村集体经济难题的一条路径——由县或乡牵头,打破村域藩篱,整合同类型的资源和优势,抱团确立发展项目,走出发展集体经济缺资金、缺项目、缺资源的困境。这条“抱团强村路”共有五大模式,分别是“抱团+资金”“抱团+土地指标”“抱团+优质资源”“抱团+特色产业”“抱团+乡贤助力”。其中,“抱团+资金”模式就是针对多数村资金有限、难以单独发展项目的实际,采取异地置业、多村联建、集资入股等方式,将散落在村内的资金进行整合。

此外,我市通过“一抱团一领导”,建立了项目领办机制、全程管控机制和通报约谈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全市新增的1148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已全部由挂钩领导和挂钩单位领办,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跟踪服务等方式,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记者 叶凝碧)

消薄”不反弹 “造血”高质量

  ——四大路径看温州“强村之路”这样走

  行进在强村路上,去年以来,我市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上“一个村一个村地抓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实”,跑出了“消薄”加速度、打出“造血”组合拳。 “消薄”不反弹、“造血”高质量,向着这一目标,温州大步迈进,努力让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舒展。

  路径一 领头示范,拧紧“消薄增收”发条

  实例

  自从瑞安市塘下镇鲍三村新任“两委”干部接下了“消薄”工作的领办项目后,就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鲍三村书记就牵头组建“消薄”攻坚小组,多次商讨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思路。经充分研究决定,盘活闲置土地新建菜市场,以物业出租实现增收。

  面对鲍三村集体经济底子薄、专业水平不过硬的处境,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两新组织的帮扶,顺利与南洋集团有限公司形成结对联盟,由南洋集团派出经营管理专家,向村班子成员传授融资和经营管理理念。

  去年,鲍三村终于顺利完成临时新菜市场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当年为村集体带来经营收益50.07万元。经估算,在还清建设资金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160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如今,鲍三村已经从一个资产负债68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年收入近百万的经济强村。

  启示

  看点上,鲍三村依靠村“两委”带头抓、压实责任,实现了“致富路”;看面上,市委强力释放大抓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号,营造出书记领衔、上下合力的浓厚氛围,推动“消薄”工作扎实开展——

  各县(市、区)委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消薄”作为“书记工程”,紧盯“增强造血功能”这一关键,集中力量、协调推进,一月一会商、每季一排名,掌握面上情况,解决疑难问题583个。

  此外,市县联动抓好集中培训工作,实现1707个薄弱村主职干部全覆盖。专门收集100个可学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分发到乡到村,供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借鉴。市县乡村四级还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发展集体经济情况与干部考核、提拔使用直接捆绑,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

  路径二 项目为王,大抓“持续造血”功能

  实例

  去年,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采用“村集体+合作社+企业”经营模式,形成了一条“生产、销售、加工”三位一体的规模农业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为整村带来改变——2017年林岙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不足万元到5万元的突破。

  林岙村是如何发展这一规模农业项目的?去年,新任林岙村村主任林观章将抗癌中草药温莪术种植技术带回家乡,带领林岙村党员干部成功打造起80亩温莪术示范种植基地。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厂”的新模式运作下,种植户免费从合作社获得温莪术种子、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只需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同时和药厂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障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以低风险获得稳定收入。

  林岙村还强势引入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温莪术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前期投入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启示

  林岙村以温莪术种植致富的例子,展现了“项目为王”的“造血”力量。不仅是林岙村,我市启动实施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都在全速推进落实之中,形成一幅“村村有项目、镇镇在比拼”的生动画卷。

  除了林岙村推进的规模农业项目外,我市还重点谋划实施了集体物业、农旅融合、投资增效、特色产业、劳务合作等项目,并打出“造血”组合拳——统一规范项目论证流程,坚持“不可行性论证”;实施领导挂牌项目,促进项目快速落地见效;市县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领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前已实现“全覆盖”;创新开发“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对5404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监测。

  路径三 资源集聚,形成“抱团攻坚”态势

  实例

  从村级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到实现村级集体保底收入5万元,永嘉县岩坦镇岩门下村、潘塘村以两村抱团突围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过程中1+1>2的正面效应。

  两村党支部经多次研究,一致决定将闲置的村集体山林资源进行开发。在项目选择上,他们将“资金充裕、积极实干、签约一年内必须动工”三个条件作为基础条件门槛,努力寻找有共同理念、可信任的投资商。最终以最大的诚意和力度吸引到总投资5亿元的浙江楠溪云鼎森林休闲度假养生项目落地生根。

  在成功将两村丰富的山林资源进行捆绑打包流转之后,两村以山林资源入股形式与开发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联合成立浙江楠溪云鼎度假有限公司。如今,一条投资近3000万元、长达8公里的山路迅速从山脚绵延至山顶,养在深山中的毛竹也迎来了市场,给家家户户带来了可观收入。

  启示

  岩门下村、潘塘村的抱团突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单纯性输血”到“多元化造血”,成为我市山区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的一个生动注解。回顾两村抱团发展路径,近年来,我市将大量优势资源集中投向“消薄增收”主战场,通过整合同类型的资源和优势,抱团确立发展项目,尽可能地放大资金、资产、资源的效用,确保每个项目都能产生持续的经营性收入。同时,还深入实施两新组织“帮扶八法”,切实将两新组织的资源、资金、信息等优势转化为经济薄弱村发展优势,每个结对企业都要帮助谋划实施一个以上的村级发展项目;引导和鼓励外出创业能人、乡贤志士回报家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路径四 强化保障,拿出“真金白银”政策

  实例

  晒晒太阳就能赚钱,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发生在苍南县藻溪镇兴文村。村里利用新能源政策扶持,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创造了去年一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的奇迹。

  光伏发电项目引进后,资金成了首要问题,如何让光伏发电项目发展长效化,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寻找办法。由村民自筹部分资金后,村两委主动对接藻溪镇农商行,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后,藻溪镇农商行为村里量身定制“光伏贷”产品,村民不需要掏钱,直接向银行提出贷款3-15万元,还款期为8年。还贷期间,村民每年每户可以收益3000元左右,还完贷款后,每年可以收益7000至8000元。村集体以土地、公共建筑等折算为股份,参与项目投资运营,分配资产收益。同时,藻溪镇政府也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装机户数达到100户以上的村居给予村集体资金补助10万元,可以说给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启示

  苍南县藻溪镇兴文村的华丽转型,是我市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成功“摘帽”的一个缩影。它离不开我市出台的一揽子“真金白银”政策的扶持——市财政在原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增加2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各级金融机构特别是农行、农商行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或参股的项目在信贷支持上实行计划优先、利率优惠;通过政府搭台,引导村集体利用资源优势,通过提供保水渔业、水域养护、林业巡养等劳务服务,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获得政府“让利”。(记者 叶凝碧 缪眎眎)

 

坚持“项目为王” 突出“抱团发展”

永嘉村级集体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近年来,永嘉依托美丽乡村精品线(风景线)建设,通过创意产业、现代艺术与乡土文化的巧妙结合,把美丽乡村“小盆景”变成“大风景”。 苏巧将 摄

永嘉“梦想田园”距市区半小时路程,众多好玩的亲子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生态稻鱼共生模式,永嘉生态农业惠农家。 苏巧将 摄

  这几天,灿烂的阳光下,永嘉县沙头镇豫樟村的123亩马鞭草长势正好,预计在今年7月,马鞭草花海将全面盛放。这片希望的田野背后,是豫章村在上级党委帮助下,与温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原野园林公司结对发展农旅融合的努力。

  “在原野园林公司帮助下,仅用了不到半年,我们村的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以前的每年不到四万元,增长到超过70万。”豫樟村党支部书记胡建云告诉记者,去年,经原野园林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指导,豫樟村尝试种了100多亩向日葵,去年10月底花开后,村集体仅凭停车费就收入13万,向日葵花期结束后,豫樟村又举办了“永嘉县首届风车节”,在一个月多时间里,获得门票收入60多万元。“马鞭草花期持续五个多月,预计可为村里带来200多万元收入,带动村民增收500多万元。”

  不仅豫樟村集体经济在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永嘉在全面巩固提升“消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项目为王”,注重突出“抱团发展”,重点谋划实施“六大类项目”,全力强化项目落地保障,村级集体经济正迎来黄金时代。

  坚持项目为王,村企合作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最优模式

  3月13日,永嘉县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在该县桥下镇小京岙村成功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共481个,总投资45.02亿元,覆盖全县585个行政村,预计年内可为村集体增收9343万元。

  围绕全县“一带两城五组团”战略布局,永嘉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各地发展的全局规划,结合各乡镇(街道)区域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深化“一村一项目”攻坚计划,依托乡贤能人和招商引资平台,尽力促成村企合作,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个自主经营性项目。

  在这一思路引领下,永嘉重点谋划实施了“六大类项目”。分别是集体物业项目。主要是在沿江镇街,建设仓储、厂房及店面。现已启动该类项目56个,预计增加村集体年收入5580万元;农旅融合项目。依托楠溪江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开发游乐、民宿、餐饮等下游产业链。现已启动该类项目51个,预计项目一期就能让村集体增收480万元;村企合作项目。以保底租金、入股分红等形式开展村企合作。现已启动该类项目186个,年内保底增加村集体收入1268万元;农特品牌项目。由村集体组织生产、销售,形成规模效应。现已启动该类项目17个,覆盖27个村,预计增加村集体年收入212万元;特色产业项目。针对山区偏远村,引入名贵特色种养殖产业。现已启动该类项目13个,可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68万元以上;劳务合作项目。针对欠发达村,由村集体劳务合作社承接劳务发包与附属设施工程。今年共组建劳务合作社158个,预计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735万元。

  坚持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汇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最大合力

  为做强做大村级集体发展项目,永嘉统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奏响抱团发展最强音。3月13日举行的永嘉县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上,由该县桥下镇54个村抱团发展的桥下镇教玩具生产研发中心项目进行了集体签约和奠基,即是抱团发展的典范。该项目确定镇域内54个村联合成立公司作为投资主体,采取PPP模式在该镇小京岙村京垟地块建设占地约18亩的标准厂房出租给教玩具企业,预计每年可带来村集体增收500万元以上。

  鉴于各村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永嘉进行分类施策,打破村域藩篱,共破发展难题,走多途径抱团发展之路。着重采取三种抱团模式:一是异地置业抱团。对地域偏远、产业基础薄弱的村,当地党委政府主动介入,引导各村联合抱团注册成立实体公司,异地购置中心城镇物业店面或建设标准厂房,通过出租经营实现村村持续增收。二是资源整合抱团。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区域内各村的零散资源整合打包,引入“大项目”入驻。如沙头镇稠树村环湖湿地公园项目,辐射周边4个村,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政策处理工作,计划2020年5月对外开放,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三是产业融合抱团。对资源整合难度较大、开发利用率低,物业项目发展存在瓶颈的村,通过深挖传统产业优势,抱团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效应,并发挥“互联网+”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如巽宅镇以沙埠村纱面品牌打造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龙前村等5个村落,联合抱团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购销,目前预定量已达6000多箱。

  坚持书记挂帅,三级联动筑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最强保障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和制度保障是关键。

  该县岩坦镇岩门下村的大立山旅游开发项目,就是有效地发挥了村党支部的带头作用,把好开发商的资格条件关,并积极联合周边潘塘村,三方共同注册成立股份公司,进行项目开发。

  注重党建引领的同时,永嘉始终把强化保障措施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来抓,进一步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加大资源下沉、强化督考问责,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目前,永嘉主要建立三大机制,护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这三大机制分别是:项目认领机制。县委书记率县四套班子成员直接认领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村项目,每月至少1次到联系点指导工作。目前全县698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部由挂钩领导和挂钩单位认领包案,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跟踪服务等方式,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问题。

  质量评估机制。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全程介入,牵头抽调职能单位人员成立评估小组,细化项目准入、规划立项、项目管理及竣工验收等标准,并对项目推进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管评估,加强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通报约谈机制。县委专门组建4个督导组,对所有项目分片进行业务指导和进度督查,及时跟进数据核查和实地抽检,每半个月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对每个乡镇(街道)排名后三位村的村主职干部、联片驻村干部,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约谈,对排名末位的由县委组织部约谈。今年来已召开县乡通报约谈会23场,约谈提醒乡村干部198人次。(李艺 黄琴琴 黄伯希)

  

永嘉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

豫章村

豫章村风车节。 豫章村位于小楠溪风景旅游核心区,毗邻永嘉书院、香樟花园,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全村共3.31平方公里,总人口1623人,8个村民小组,党员39名。2016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5万元,是一个普通的山区薄弱村。2017年换届后,村党支部通过村企结对,“无中生有”打造“四季主题农场”项目,把全村的资源变成了一个“聚宝盆”,从一个薄弱村变成了“小康村”,2017年集体收入突破百万。

坦头村

在永嘉瓯窑小镇举行的新瓯窑系列发布会。赵用 摄 坦头村位于楠溪江东岸,有千年的瓯窑文化历史,为唐代瓯窑遗址所在地。全村常住人口385人,党员11名,村域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2016年,村党支部借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的东风,用46天的时间,完成整村拆建,实现从旧村到特色小镇的美丽蝶变,同时借力小镇建设引入文创企业,发展集体物业,村集体收入从不到10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156万元。

珠岸村

永嘉书院景区。杨冰杰 摄

  珠岸村原本是小楠溪流域一个普通的山村,楠溪江穿村而过,全村总人口2754人,党员48人。村党支部通过村企合作、入股分红的形式,引入永嘉书院项目,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蜕变。此后,珠岸村不断深化村企合作模式,又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17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3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零到“超百万”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