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泰顺乡村振兴的热潮中,南浦溪镇涌现出一群“追光者”——他们执镜头返乡,让山水成“网红”;他们扛政策入村,让古建焕新生;他们携创意扎根,让乡野聚活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解锁这场青年与故土的“双向奔赴”!

盘活沉睡资源,筑造“创业巢”
南浦溪镇党委针对青年入乡参与“古村活化”制定专项政策——解场地之难,免费提供库村闲置房屋清单、协调村民支持老房改造,盘活闲置资源;引活水赋能,镇党委共同对接非遗传承人、高校设计团队等资源,打造“青年共创基地”“PlanB创客基地”等青创空间,孵化出“几米桥头”等10余个业态,让库村在旧与新的碰撞、古与今的融合中重焕青春。
“在镇党委的政策‘撑腰’下,我的文旅理想在古村落地生根。”从北京到库村,海归设计师胡珊选择回到南浦溪成为古村主理人。她策划“稻米的故事”、打造“库村百宝盒”等研学场景,吸引超万人次到村参展、入村研学。她还联动高校团队,深挖库村文化底蕴,开发出“瑛瑛磊磊”卡通形象及80多款文创伴手礼,产品三度亮相温州文博会及青灯市集舞台,让老手艺变身为时尚文创潮品,让古村落蝶变为青年活力社区。
定制量身岗位,架通“就业桥”
近年来,南浦溪镇党委精准捕捉此类身怀技能、心系乡情的青年力量。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强化青年入乡带振兴服务保障,推出“返乡青年就业帮扶计划”,梳理景区营销、运营等岗位需求,摸排具有相应技能的返乡青年情况。精准匹配“小师妹”视频制作及文字创作能力,推荐其入职景区网络营销岗位。入职后,持续对接县内外新媒体推广资源,助力其作品破圈传播。
“以前总向往远方的诗,现在才发现,诗就在脚下的石板路上。”95后“南浦溪小师妹”是土生土长的周新村姑娘,她每日穿梭于南浦溪的青山绿水间:拍晨雾绕山、剪溪水潺潺,用短视频和直播为家乡风光圈粉无数;自编景区“三句半”吟唱特色,策划“西游记四人组”实景表演,用歌词和剧本点燃景区热度,她的行动正在把故土变成“诗和远方”。
破除资金枷锁,织就“捕梦网”
南浦溪镇党委推出“青年创客扶持政策”,为李妙意这样的青年创客送上了定心丸——不仅供青年“零成本”起航,减免前半年房屋租金;还帮助青年“无边界”创作,免费共享镇里的创客空间,供青年举办沙龙、设计文创产品,构建“创业+社交+科普”的多元生态,托举返乡青年将“工作即诗篇”的理想,写进库村青砖黛瓦间。
“镇里的政策让我们敢闯敢试,在库村不仅享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更体验了创业的乐趣。”来自舟山的00后李妙意,两年前辞掉城市工作,回到库村开起特色茶酒馆。政策支持下,李妙意的“妙啊茶酒馆”顺利开业,迅速成为库村青年社交地标。她更将摄影热情与文艺理想倾注山水,承接起古村旅拍业务,成为年轻创客范本。
在南浦溪镇党委的政策扶持下,“青年入乡”的热潮在这里持续涌动,未来,还会有更多青年奔赴这片热土,用创意与实干续写故事,让南浦溪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有文化的厚度,更有年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