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黛瓦飞檐上的雕花在时光里沉淀出温润的光泽。当身着曲裾襦裙的身影踏过古街的门槛,仿佛千百年的时光在此刻交织——这便是许文文与坡南街的相遇。作为平阳首批将汉服文化引入乡村的青年创业者,她用十年来对传统服饰的热爱,在这里搭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
从看客到造梦师的转变
初次与坡南街相遇时,许文文便被这里的古建风貌深深吸引,毅然创立了“一台戏汉服馆”。抱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念头,许文文精心推出汉服体验、非遗手作课程、古风市集等丰富活动。让家乡的文化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握在手里的温度。她还精心设计了“古巷寻梦”“节气汉服秀”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使游客“一秒入戏”。昆阳镇政府和县城投公司也给予了支持,在租金减免、政策申报、文化交流上全程护航,助力项目被更多人知晓。凭借优质的体验与广泛的宣传,吸引瓯越地区众多汉服爱好者前来,帮助大家在青石板路上圆了一场“穿越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接力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许文文始终践行着这句话。在汉服馆日常运营中,她积极投身各类公益课程教学,将自身精湛的摄影技艺和汉服妆造技能巧妙融入传统手工艺的推广工作中。同时,她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量,让汉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极大地提升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如今,在她的悉心培养下,汉服馆已经涌现出近十位专业的汉服妆造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原本只有她一个人的“舞台”,渐渐坐满了同路人。
让优质文化资源长出硕果
“乡村振兴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众人参与的交响乐。”许文文并未止步于汉服馆,而是把这份文化活力注入乡村发展的实践中。她积极谋划坡南“汉服文化节”,并联动周边的农家乐、民宿,创新推出“汉服+采摘”“汉服+茶宴”等特色套餐,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游玩体验的同时,有效拉动街区内多个领域的消费增长,让文化的热度真的变成了乡村的“烟火气”。如今走在坡南街,能看到穿着汉服的姑娘笑着走在青石板路上,也能听到农家乐里传来的欢乐笑声,让“既有文化味,又有烟火气”的美好景象成为现实。
“下一步,我想把汉服馆升级为‘非遗研学基地’,和高校合作开发平阳历史人物IP的汉服系列,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说起未来,许文文眼里满是憧憬。在她心中,乡村振兴并非单打独斗就能实现,而是需要通过青年人的创意与活力,将文化、产业与社群的力量紧密串联起来,共同谱写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