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降街道作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工业镇街,流动人口多达10万人,流入党员多达247名。该街道聚焦流动党员管理“动态难掌握、教育难跟进、作用难发挥”等堵点痛点,推出“跨域协同”流动党员共建共管模式,先后与江西省金溪县黄通乡、贵州省天柱县竹林镇等主要流出地建立跨省合作关系,构建管理教育共同体,为流动党员搭建交流之“桥”、共筑暖心之“家”,推动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奔赴”。
跨域联建,促进流动党员协同共治
与流出地党组织签订共建共管协议,出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6条举措”,明确信息沟通、教育共抓、服务联动、荣誉互认等核心职责,通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驿站常态排摸、定期召开线上联席会议等举措,共同解决组织关系转接、权益保障等跨省协调难题,确保联系“不掉线”、管理“不掉链”,实现247名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全覆盖。
分类建组,推动流动党员融入当地
创新“户籍地分类+党小组管理”模式,根据贵州、安徽、江西等7个党员主要来源地,划分7个流动党员党小组、开放7个党群服务中心,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党员找到各自的“家”。注重发挥本地党员“熟地、熟事、熟情况”优势,安排本地党员与党小组负责人结对联系,同步开设“方言课堂”“文化讲堂”“技能学堂”等,带动流动党员学习瑞安文化、了解最新政策、培养兴趣爱好,推动双方在交流互动中加深了解、彼此接纳。
互助帮带,推动流动党员反哺异乡
开辟党小组问题直报反馈渠道,引导流动党员开展“老乡带老乡、共建新家乡”服务活动,为“老家”提供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第一手信息”,吸引更多群众来到瑞安;在“新家”开展志愿服务,滚动搜集解决新就业群体高频诉求,帮助更多新瑞安人找到工作、安心扎根。同时通过双向考察、联合评优,及时表彰奖励优秀党员,激励更多流动党员彰显先锋力量。目前已举办专场志愿服务活动10场次、参与率达95%,惠及群众500余人、办结高频诉求4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