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两个分量有多重”重要批示精神,鹿城区各街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大解题,推动街镇干部诚心听意见、贴心做服务、真心办实事。让我们一起看看鹿城街镇怎么干!
七都街道
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效
为切实掌握辖区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七都街道深化全员下村社机制,组织驻村干部及骨干力量深入一线走访,常态化敲门问需、入户走访,系统梳理教育、医疗、就业等10个方面的需求清单,整合资源建立“义诊库”“课程库”“师资库”,精准匹配供需,提供“点单式”服务,优化“家门口”服务供给,有效缓解离岛就医就学难题。今年以来,举办健康义诊、星光市集等活动30余场,开展DeepSeek应用、八段锦等课程活动500余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
蒲鞋市街道
错时上下班服务“不打烊”
为方便居民办事,提高服务精准度、精细度,蒲鞋市街道探索实施“错时上班”机制,着力破解居民“上班没空办事,下班没人办事”困扰。通过“1+3”轮岗轮值模式,由1名社区“两委”干部带领3名专职社工,以“日间错时上班、夜间敲门入户”等方式,提供早晚弹性服务、午间不间断值守与夜间延时办理,延长业务办理时间,同步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切实把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今年以来,夜间办理退休认证、公租房年审等业务46起,解决房屋漏水、下水管堵塞、楼道堆放、施工装修等邻里纠纷520起,惠及居民群众1614人次。
南郊街道
实施“揭榜领办”制解决房前屋后事
为有效解决群众房前屋后事,南郊街道积极推动干部下沉、资源下倾、服务下移,组织驻村联社干部、社区干部通过“入户访、集中谈、日常问”等形式,精准摸排居民最迫切的需求与痛点,梳理“幸福要事”108件,由驻村联社干部“揭榜挂帅”、包干负责,通过“三方议事堂”等载体,协调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置、外墙维修等房前屋后事52件,改造提升活动场所4处,化解物业纠纷91起,形成“小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
五马街道
强化关爱服务助力“银龄”无忧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服务保障水平,五马街道组织街道干部、社区“两委”、党员志愿者等80余人,成立“银龄关爱服务队”,协助小区业委会在适老化改造、健康服务、精神慰藉等领域持续发力。聚焦朔门社区老年群体较多现状,“银龄关爱服务队”对片区625名60岁以上老年人定期开展“敲门行动”,深入实施“巷弄里的安居计划”,建成日均服务150人次的“邻里食堂”和四星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今年以来,五马街道累计为老片区提供助老服务80余项,惠及银龄群众2000余户,实现老年群体“一站式”暖心守护。
丰门街道
定制“成长套餐”助力干部成长
为破解年轻驻村社干部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等问题,丰门街道制定“一月一期、一期一主题”精准培养计划,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矛盾纠纷化解、企业服务等基层治理重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景课堂学习、主题交流见学等多种方式,帮助年轻驻村社干部快速熟悉工作,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同时,组织干部参与实际项目攻坚,通过任务认领、项目领办等形式,在实践中锻炼干部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防汛应急处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专题课程6次,参训干部超170人次,实践解决民生问题8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