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一”万全水乡文化节的桨声划破周垟村的晨雾,当首批引凤铸魂样板区的蓝图在湿地旁徐徐展开,这个藏在浙南水乡的小村落,正被一位东北小伙的双手重新唤醒。两年来,张金来带着团队助推周垟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60万元,累计带动50名村民在家门口捧起“新饭碗”,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温情故事。
初遇周垟:被湿地选中的“操盘手”
周垟村的清晨总带着水汽——0.3平方公里的核心湿地像块绿宝石,5个天然岛屿散落其间,浙南传统民居的黑瓦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这个地处万全镇与昆阳镇交界的村落,虽顶着“省美丽宜居示范村”“3A级旅游村庄”的光环,却曾在发展路口徘徊。直到2023年底,带着支农社团经历和县域乡村振兴研究经验的张金来,以全市首批农村职业经理人身份扎根于此,为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按下了“加速键”。
攥拳破局:思路蜕变蹚出“共富路”
“乡村运营得攥成一个拳头。”周垟村乡村CEO张金来到村后,坚持打好共富“组合拳”。在县级“强村富民”政策支撑下,牵头收归水上乐园等碎片化项目,组建文旅公司,叠加超1000万元“引凤铸魂”资金,让分散资源聚沙成塔。同时,借力镇里工程带来的环境升级,策划各类文化旅游节,仅“五一”的水上文化节就吸引游客2万人次、盈利超10万元。此外,在县、镇两级支持下,推出“土地+房屋入股”模式,由强村公司统一运营,推动村民变股东,年终享分红,还带动了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观望到参与,一系列“组合拳”生动诠释了周垟与“新农人”的双向成就。
此心安处:从“外乡人”到“自家人”
在村里的老醋坊里,61岁的村民阿澄正麻利地分装醋产品,动作熟练轻快。“以前守着老屋没事干,哪想到这把年纪还能在家门口上班。”他笑着说,现在每月能拿5000多工资,心里别提有多踏实了。这个操着东北口音的外乡人,早已把这儿当成了“第二故乡”。他跑遍村里角角落落,琢磨着盘活资源,让像阿澄这样的村民过上好日子。看着老人们的笑容,听着大家亲热地喊他“小张”,张金来觉得,一切都值得——周垟的烟火气早已融进他的生活。
新蓝图绘就:让乡村留住年轻人与欢声笑语
如今走进周垟村,水上乐园里的欢笑声、农耕研学基地的讲解声、醋坊里飘出的酸香,构成了村集体经济的“三驾马车”。但张金来想做的不止于此——借着平阳县引凤铸魂样板区的东风,他正忙着把青年社群主理人请进村,联合温科院、温医大大学生打造宠物主题乐园。“要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年轻人来了能扎根。”他指着规划图上的“周垟×花花青年公社”,眼里闪着光,“这里不仅要宜居宜游,更要成为年轻人的创业热土。”这份热土上的每一寸生长,都藏着青年人与乡村共赴未来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