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重大项目上,党旗飘在攻坚一线上。”在温州园博园建设现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该项目基层党支部发挥引领力、组织力、战斗力,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实景图的生动实践。
“五位一体”拧成绳
党员攻坚赶工期
工程进度是否符合计划,工程安全质量是否管控到位……温州园博园项目一标段临时党支部一线党员潘海敏每天的日常,从一大早骑“小电驴”跑项目现场开始。在同事眼中,他是园博园项目的“活地图”,像一台人形问题扫描器,随时在现场发现问题,联系各方解决问题。
6月26日上午11时,潘海敏刚结束一上午的现场过程管理巡查,满身是汗。他指着正在施工的“山水中国馆”说:“几个月前,这里才平整出场地,在党员攻坚队和一线工人的努力下,如今温州园博园主场馆已进入主体施工。”
“党旗插在工地上”是市城发集团的党建品牌,园博园项目建设之初就成立了临时党委,下设5个临时党支部。“党委领衔、书记领办、党员攻坚,我们集聚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参建单位力量,构建‘五位一体’党建联建新模式,建立了高效的协同体系。”园博园项目二标段临时党支部书记高翔介绍道。
目前,温州园博园项目从各参建单位抽调精兵强将、业务条线精锐骨干组建了多支党员攻坚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协调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工作共推。
用脚步丈量项目
化解问题百多条
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如何按计划推进工程节点,保证做好工程质量,考验着党支部和党员攻坚组的智慧和能力。
小问题大隐患,潘海敏告诉记者,很多工程方面的细节不自己跑现场是发现不了的。“桩头处理不平整、松散层未清理,螺旋箍筋截断”“部分桩头主筋截断、保护层不够”……点开温州园博园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云上园博”手机端页面,上面记录了各种工程情况,潘海敏反馈的问题是最多的。他还养成手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每天梳理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已经密密麻麻记满了好几本。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设计联合体的驻场党员也在全力以赴用脚步丈量项目。
“每天至少两万步,电话不离身。”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与环境艺术分院副院长叶麟珀感叹,“自2月进场驻点以来,为确保设计零偏差落地,我们设计联合体3家单位的驻场党员就全心扑在项目上。”由于项目涉及专业范围广,每周还会陆续有各专业的骨干来协助。
今年以来,园博园项目已成功化解各类问题多达100余条,涉及水工协调、政策处理、设计优化、施工提速、要素保障、展园协调等6个大类。
建设进度上墙“晒”
取长补短“跑”得快
每周,园博园4个标段的五方主体(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都要召开例会汇报工作进展。
“山上边坡治理要注意路的线形规划”“南园植物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北园要注意避免”……这样的协调例会不仅是工作进度汇报会,也是学习会。
各个标段的项目建设各有所长。据叶麟珀介绍,最初三标段的苗木种得又快又好,其他标段的会去“取经”;二标段在项目建设中率先使用重型无人机吊运大乔木上山种植,解决了运输难题;一标段因地制宜,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眼下已是高温天,智能建筑机器人也上阵平整场地。
在二标段项目党建阵地,记者看到每个标段的党支部都上墙“晾晒”建设进度。围绕苗木种植、桩基打造等关键环节靶向监督,配套“红黄蓝”三色预警,项目建设进度一目了然。
目前,奋战在园博园项目建设一线的党员共有179名,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提速冲刺园博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