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芯片,其内部却繁似星河,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技术工程之一。由此燃起的点点“芯”火,正在安徽合肥市渐成燎原之势。
国内第三、全球前十的晶圆代工厂商晶合集成,国内知名的芯片研发设计公司龙讯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的本土企业芯碁微装……环视合肥这片创新热土,越来越多芯片领域龙头企业扎根成长,共同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到公共服务平台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称赞合肥是“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不沿江、不靠海、底子薄的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崛起,持续谱写科技强国和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向“芯”而行,合肥靠什么?引育龙头企业是要领,人才汇聚支撑是关键。
集成电路是人才、资金高度密集型产业,筑牢根基、建好生态、育成龙头是应有之义。
从制定《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擘画产业发展蓝图,到五年三次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合肥全力构建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弯道超车和人才加速集聚的优质生态,陆续获批国家首批集成电路新产业集群、国内首个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和国家“芯火”双创基地。
期间,以“股权+债权”组合注资、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培育人才等方式,引来芯片龙头企业,同步出台《合肥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特惠人才政策支撑芯片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随着龙头企业发力带动、产业集群逐渐成型,完善的产业生态吸引了更多芯片企业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24年落地的超算智芯(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合肥拥有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超算智芯创始人兼CEO梁寒感慨。公司成立几个月就成功进入合肥重点产业链库,享受各项人才政策。
为进一步满足芯片龙头企业人才需求,合肥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设立微电子学院、开设微电子专业,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组建合肥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人才。
截至2024年底,合肥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超450家,集聚人才超3.3万人,认定高层次人才超4000人。
人才是决胜制高点,好的人才评价机制将造就过硬的人才队伍和事业竞争力。合肥精心研究芯片人才普遍关心的人才评价问题,充分考虑芯片人才队伍特点,出台专项人才分类目录,把薪酬、岗位、业绩等市场化要素作为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创新柔性认定、简易认定、预认定等工作机制,并给予芯片龙头企业自主认定名额,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充分松绑。
与此同时,承办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举办6届“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合肥)高峰论坛”,组织专业学术交流,在营造更优产业生态、汇聚更多芯片人才方面不遗余力、久久为功。还通过举办集成电路产业链人才公益培训,精准帮助芯片人才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升本领。
在这里,青年夜校、国学沙龙、登山联谊、家庭研学、市情体验等人才活动常态化开展,各领域各类别人才都可以找到兴趣所在,零距离体验不一样的人才礼遇……
“养人”之城,正在万象更“芯”,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