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要闻速递   ->  正文
基层书记话基层① | 瑞安市飞云街道、平阳县万全镇党(工)委书记谈基层工作
来源:温州组工 日期:2024-12-19 10:35:00 字体:

  编者按:2004年12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温州瑞安看望基层干部,并主持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鲜明提出“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20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大抓基层、重抓党建,持续强堡垒、锻队伍、抓治理、优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近期,温州组工推出“基层书记话基层”专栏,交流感悟体会,推动更加深刻领会重要要求蕴含的价值指向、方法路径,助力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本期刊发瑞安市飞云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领辉、平阳县万全镇党委书记盖军体会文章。

  “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飞云提出的重要要求,是飞云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旧渡古镇”到“滨江新城”的精彩蝶变。

  01

  抓基层就是抓基础,基础实才能发展稳

  飞云是温瑞平原上的交通要津,曾因飞云渡口而兴,后因交通方式改变而渐失优势。面对突围困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基层就是基础”等重要论述,为我们打开了“抓发展首要是抓基础”思维路径。为此,我们聚力让街道党工委龙头挺起来,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机制,推行每季度“一主题一例会”、站所街道干部“同考同奖”等制度,有效统筹辖区基层站所、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力量,在街道调控力话语权不断增强的保证下,九大团块拆改等中心工作有力推进。聚力让村社党组织强起来,选优配强村社“两委”干部,持续抓好村社干部赋能培训和管理监督,滚动推进“问题村居”整治,村社党组织号召力战斗力明显提升,推动一批历史遗留难题有效化解。我们深切体会到,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只有基础坚固,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必须毫不松懈抓实基层基础。

  02

  减负担更要增担当,强担当才能强发展

  干部是发展的最大变量,充分激活这一变量,既要让他们放开手脚,更要调动干事创业主动性能动性。我们着力为干部减负松绑,落实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清理规范借调干部,“一事一议”从严准入村社工作事项,撤销亲属关系证明等30多项证明及盖章事项,清理牌子和制度共计400余个,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着力为干部撑腰鼓劲,探索容错免责事项事前报备,推行专项奖励基金、驻村干部师徒结对等制度,搭建飞云讲坛、云江青年社等比看舞台,持续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保障2个省“千项万亿”项目、3个市“百项千亿”项目政策处理顺利推进。我们深切体会到,减负担是出发点、增担当是落脚点,要把“应减之负”和“应尽之责”贯通起来,支持引导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谋发展上。

  03

  重落实还需重赋能,赋能好才能发展优

  基层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处于工作落实的重点。针对基层人岗不匹配、财事不匹配、权责不匹配等问题,我们大力推动力量下沉,争取“编制银行”充实应急消防、强城行动等专项岗,发挥农村指导员、市县选调生、文化特派员优势,让温州首个跨境电商出口全链路试点在飞云落地。大力推动资源下放,通过争取债券资金、设立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足额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等方式,建成20家党群服务中心、打造9个“共享社·幸福里”单元,精心办好群众衣食住行每一件民生实事。大力推动重心下移,争取“大综合一体化”、政务服务增值化等改革试点,承接十大领域执法事项、九大领域一件事审批事项,推行“红色代办”等做法,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好办事、办成事。我们深切体会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资源支撑,只有给予充足发展要素保障,才能让基层干部从客观条件制约中解放出来。

  万全镇是温州南部镇域发展的前沿阵地,镇域面积大、规上企业多、外来人口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任务繁重。我们坚持从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宝贵财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找到打开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镇,获评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

  01

  “执政重在基层”指引建强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坚定不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村居强则镇域强,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重中之重是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近年来,我们聚焦提升基层组织力,根据发展形态优化组织形态,围绕“产业链”建强“党建链”,大力推行党组织书记交流会、企业困难解决清单闭环四色评估等做法,助力保障万全五年产值翻倍。聚焦增强党员干部战斗力,推出村社干部干事清单、项目擂台赛,引导党员干部认领揭榜,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征迁安置等中心任务落实,实现四年开拓空间2000亩。实践证明,基层事务千难万难,组织建强了,什么都不难,只有让党的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起来,才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才可以使高质量发展扬帆启航。

  02

  “工作倾斜基层”指引落实支撑发展的要素保障,不遗余力推动各类资源下沉一线

  资源禀赋是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关键要素,要素瓶颈影响着发展能级。我们坚持做优联系服务,实行精简精准考核,推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四下基层”要求,镇干部全员组团下沉村社、联系企业,公开晾晒干事清单成效,让干部“身”入更“心”入基层。坚持保障村社发展,全面落实一村一规划,通过打造村企发展共同体、组织抱团发展、引进乡村CEO、开展折股量化等方式,在人、财、地、智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帮助村社提升自主造血功能。实践证明,推动发展,保障要先行,保障好才能让企业心无旁骛开拓市场、村社全力以赴奔向振兴。

  03

  “关爱传给基层”指引激发推动发展的干事活力,严管厚爱推动干部队伍担当作为

  基层干部最焦虑的是稳定、最亏欠的是家庭、最担心的是问责,我们始终把干部冷暖挂在心上。在落实提拔晋升、评先评优、容错免责等举措基础上,创新推出“十大暖心工程”,通过家庭变故慰问、生日送祝福、职工运动会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得到有力支撑、暖心关怀。干部舒心安心了,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更足了,近年来我们完成落地18个省重大产业项目等多项任务,实干实绩实效已成为万全干部的鲜明标识。实践证明,只要真心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在工作生活上共情共鸣,就能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