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从三个院士故事看温州创新定力
来源: 日期:2022-03-22 11:12:26 字体:

  受疫情影响,为温州人才日筹备的“一揽子活动”转为线上运行。发布人才服务“十件实事”,“挂牌成立院士专家康养基地”,“科创中国·院士温州行”……温州,正瞄准“院士”下一盘大棋。

  去年12月,省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今年1月,温州 “新年第一会”便吹响了“百万人才聚温州”的号角,尤其指出,要吸引更多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地温州。

温州市领导为2021年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重点科技创新获奖项目代表颁奖。

  实际上,早在2019年10月,温州在鹿城七都岛正式启用“瓯越院士之家”,作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着力集聚全球高端智力、破解城市发展痛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院士,这个中国科技领域最高称谓,从温州的贵客,正转变为温州的常客,其与温州结缘的背后,透露出温州锚定创新发展的定力。我们从三个故事一窥全貌:

温州本土诞生的首位院士李校堃在做实验

  故事一:本土首位院士

  李校堃,一个温州人都非常熟悉的名字,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2005年,李校堃作为高端人才引进温州,2019年11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成为了温州本土诞生的首位院士。

  来温州前,李校堃坦言,“对温州并不了解。”彼时,他是暨南大学教育部基因组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而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成立才两三年。

  最终,温州人用诚意和优厚政策打动了李校堃,此后的每个深夜,温医大校园东北角的实验室里,总是灯火通明。在这里,李校堃和团队先后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纯化技术、新机制的发现。

  在李校堃的带领下,温州医科大学学科、科技、人才的整体发展和提升,不断加快创建“双一流”大学。李校堃特别重视对人才培养,在他的“传帮带”下,李校堃的药学教师团队从最初10余人发展到目前100多人,其中不乏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青”等。

  故事二:奔向富裕路

  游上G20峰会餐桌,让平阳“南麂大黄鱼”名声大噪。从野生绝迹到生态有机鱼产业振兴,金灿灿的南麂大黄鱼背后离不开“院士”的身影。

  2018年,受平阳县邀请,我国著名海洋水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入驻浙江碧海仙山海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南麂大黄鱼”院士工作站,后帮助企业在大黄鱼养殖技术与产业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领域取得了技术性突破,使得大黄鱼在口感上达到投喂新鲜饵料大黄鱼的品质。

  院士工作站还充分发挥高端引领作用,牵线世界五百强“中船重工”等企业合作开展深远海养殖装备建设项目,去年已获批500多公顷外海海域使用权,帮助企业将大黄鱼养殖区域向外海拓展,有力促进南麂列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也让“靠海吃海”的海岛渔民奔向了富裕路。

  故事三:“泵”发新活力

  泵阀产业是温州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属于高端制造业,涉及到材料学、结构力学分析等基础研究领域,同时,根据管道工况多样性、复杂性,也涉及到现场模拟工况试验等应用和理论性研究,依靠阀门企业单独完成困难重重。

  2018年12月,位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成立了温州阀门行业了首个“院士工作站”。

  陈学东院士作为我国著名的化工机械专家,在学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等方面成就斐然,此次建站是陈学东院士对外设立的首个院士工作站。此后,陈学东院士团队帮助企业就“高端特种阀门” 和“国外进口阀门”等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克难,实现国产替代。2021年,浙江石化阀门参与超高速风洞装置“三超”相关阀门研制,其具有超高温(2000℃)、超高压(450bar)、超快开启(20ms)工况要求,突破了国内阀门制造高地。

  点燃人才引擎,赋能企业发展。近年来,石化阀门共有24项发明专利,96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是温州阀门行业获奖最多的企业之一。2020年,企业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小故事凝聚大能量。可以看出,发挥好“最强大脑”的高端智力资源,促进院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对于当下温州而言,正是破解产业、科创、人才、城市发展等痛点难点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