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陈岙村位于大罗山南麓山坳,全村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有居民275户、1210人,党员72人。近20年来,陈岙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先行探索共同富裕,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理清“整治、发展、共享”三步走思路,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挖掘经营好资源禀赋,推动“山上银行”各类资源“变废为宝”,变资源为资产、资本,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产业多样化、村容村貌全域景观化、基层治理社区化,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乡村样本”。
陈岙村实景图
凝心聚力治“乱”
以“千万”工程推动村貌蝶变
陈岙村针对企业低小散、环境脏乱差,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部署推进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契机,以铁的决心整治生态环境,迈出了陈岙村跨越发展的第一步。
1.绘好蓝图定方位
坚持把一套好的规划作为村庄长远发展的“总纲领”,在村集体年收入仅23万元的情况下筹资27万元邀请专业团队来村调研,制定瑞安首个村庄长远规划,大胆提出 “退二进三”、主动融入大罗山生态区等发展目标,使陈岙发展从“无序随意”走向了“高效集约”。
陈岙村旧貌
2.铁下决心治污水
针对陈岙溪两岸厂房林立、乱排乱放问题,村“两委”顶住压力,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党员企业主带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搬离电镀、冶炼、抛光等污染型企业,异地安置与村庄发展定位相符的企业,全面拆除厂房227间、计3万余平方米,真正呵护好村庄的兴旺之源、致富之源、美丽之源。
陈岙村沿河漫步道
3.一村齐心护青山
大力推进“青山白化”整治,村“两委”和党员以身作则、带头拆除私坟,并争取政策支持建设生态墓区,修复裸露的山体边坡,经过4年艰苦努力,成功迁移5000余穴坟墓,完成了私坟迁移这个在农村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岙村整治前后
挖掘资源脱“贫”
以“两山”实践壮大集体经济
深挖“山上银行”资源,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金,实现从“空壳村”到“富裕村”的转变。
1.“以水生财”挖出“第一桶金”
实施陈岙溪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集资建成1座山塘、3条蓄水堰坝和1座自来水厂,蓄水量由原来的不足100立方米增加到20万立方米,不仅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困难和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又有偿为周边企业提供生产用水,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80余万元。
陈岙村漂流中心
2.“以地生财”成功“变废为宝”
利用“青山白化”整治置换出的200亩土地,由村集体出资建成300间厂房和1栋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每年带来200余万元租金收入,同时争取“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政策,75亩山坡地经批复规划为高端住宅用地,2010年以3.5亿元高价成功出让并返还村集体2.4亿元,为旧村改造等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3.“以景生财”加快“绿色转型”
以村集体占股51%、村民入股49%形式,于2014年成立九龙观光旅游有限公司,先后开发瑞安最大的天然游泳池和皮划艇、漂流等项目,配套建设农家乐、木屋民宿、儿童游乐园等设施,年营业收入达1500多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目前,新一轮的“温泉度假酒店”“冰雪世界”等项目正在规划推进中。
陈岙村游泳中心
共建共治乐“享”
以“共富”理念引领美好生活
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村民共享,不断完善薄弱的基础配套设施,满足村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1.实现“住有宜居”
谋划实施整村旧村改造,提出“用一间宅基地,置换一套花园式洋房,并配送两个停车位”,得到全村村民支持,一期工程1.8亿元建设费用全部由村集体资产支付,村民不花一分钱就住上了新居,全村域打造集“小桥、流水、青山、古榕”为一体的诗画山水意境。
陈岙村花园洋房式民宅
2.实现“老有颐养”
投资850多万元建成132套舒适宜居的老人公寓及附属设施,免费为全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在老人公寓内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村民中心,方便村民办事,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陈岙村老人公寓远景
3.实现“废有所用”
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处理中心,免费发放印有“二维码”、可“溯源到户”的垃圾袋,设立垃圾分类荣辱榜,基本实现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