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围绕“拓面强基、提质强效”的总体目标,扎实开展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年活动,着力在强化管理、整合力量、创新模式上下功夫,不断扩大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目前,该市共有新社会组织914家,已单独建立党组织33家,党员人数984名。
一、强化管理,夯实组建工作基础。一是理顺隶属关系。对于行业规模较大、业务主管单位明确的,由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对专业性较强、数量较少、暂不具备成立行业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由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管理;对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严格、规模较大、管理比较规范的律师事务所等业务性较强的社会中介组织,以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依托行业协会党组织进行管理。二是掌握基础数据。在全市范围内对新社会组织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新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健全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三是明确工作责任。确定83个重点工作对象名单和17家党组织作为今年组建的目标任务,并将其分解到市教育局、经贸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今年以来,全市实现新组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12家。
二、整合力量,破解组建工作难点。一是统一思想。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各阶段具体任务的完成时限和进展情况,推动组建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指导。针对新社会组织中党员不足,部分具有多重身份的党员不愿把组织关系转入新社会组织等情况,该市积极探索研究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有17家新组建对象在组建过程中存在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会同相关部门、乡镇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逐个分析、逐一解决。三是典型示范。确定个民协商城分会、食品行业协会、新纪元学校三家单位为创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重点围绕“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的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创新特色,挖掘亮点。如个民协商城党支部党员个体户,通过公开亮牌,优化服务,诚信经营,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进开展“诚信服务先锋”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模式,确保组建工作实效。一是单独组建。对已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求建立党组织。二是区域联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通过同业务主管单位所属党委联动等区域统筹形式,就近建立联合党组织,或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其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通过区域联建方式实现组织全覆盖。比如,马屿镇整合13家民办非单位党建资源,组建起联合党支部,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三是行业共建。利用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贴近会员单位的优势,积极探索“行业协会(商会)+会员单位”党建工作网络模式,把会员单位党组织凝聚到协会党组织周围,努力把党的活动延伸到每家会员单位、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每个从业人员,扎实推动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