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综合   ->  正文
先治“穷”本、后治“乱”标,大力推进后进村整治转化
来源:温州党建 日期:2010-01-27 12:38:44 字体:

  蓝传博

  月湖乡地处泰顺县境最东部,因紧邻同三高速、104国道,交通便利,县内规模最大的工业产业园区——彭月工业园即落户于此,经济实力整体上名列该县前茅。然而在该乡却还有个银洞村,由于地处偏远,村集体经济薄弱,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村两委战斗力不强,村民频繁上访,成为县里、乡里有名的“落后村”。同样还是这个银洞村,2009年,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这其中,月湖乡党委书记蔡景祥既抓总统筹,提出“先治‘穷’本、后治‘乱’标”的整治策略,又身先士卒,狠抓落实,发挥了积极的“主心骨”作用。

  深入调研 找准症结

  2009年初,蔡景祥调任月湖乡党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就发现,辖内的银洞村“乱象”频生,与月湖乡正在齐心推进彭月工业园区建设的基调显得格格不入。然而,通过深入走访群众调查研究,蔡景祥慢慢领悟到:“乱”其实只是表象,深层次问题是“穷”,银洞村的真正症结是因“穷”生“乱”。银洞村集体经济唯一稳定的年收入是茶园承包费1000元。村民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单一等,2008年度人均纯收入仅为4211元,远低于县、乡的平均水平。彭月工业园区虽有强大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但该村又偏偏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成为了“阳光”下的盲区。“作为乡党委书记,我有责任把这个村变过来、带起来,与全乡一起发展。”蔡景祥这样说。

  巧借东风 精心准备

  2009年8月,县里对后进村集中整治工作刚一部署,蔡景祥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推进银洞村整治转化的绝好契机。“借好这个‘东风’,先治‘穷’、后治‘乱’,就有望一举解决银洞村‘后进’的问题。”在乡党委会上,蔡景祥迅速统一了班子思想。随后,蔡景祥一方面与县指导组和相关挂钩部门积极联络、做好协调,一方面及时抽调乡里得力的干部成立乡工作组,明确落实责任,带领同事们迅速开始了整治的前期工作。一是以银洞村个别离任村干部利用村级财务问题鼓动部分不明真相村民上访事件为切入点,先行指导督促该村开展财务清理,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并通过走访座谈耐心梳导,妥善化解了村民间的矛盾;二是结合村级年度工作目标的落实,以乡、村两级共抓落实,加快推进该村生态公厕、下山搬迁点饮用水工程两项年度承诺目标项目的建设,有效树立了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为下一步的集中整治打开了突破口。

  多措并举 对症施药

  集中整治开始后,月湖乡认真分析梳理了银洞村存在的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村两委观念落后守旧无法带动全村发展致富、村民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村集体经济“空壳”无法开展集体公益事业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蔡景祥的主持下,月湖乡因地制宜精心制定整治方案,全力做好“三篇文章”,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激励了村民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文章”一:通过充实8名农村青年到后备干部队伍,选聘1名村官大学生到村任职,培养3名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等措施,为银洞村党员干部队伍调结构、增活力。“文章”二:通过集思广益,开发村集体毛竹基地300多亩,做好封山育林工作争取生态公益林资金补助,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多元,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文章”三:多方筹资70余万,修建银洞行政村通往下山扶贫点五亩新村的道路,安装了五亩新村变压器,村内主要干道实施路灯亮化,建成生态公厕2座,修建饮用水池2处,兴建三榴两层村综合楼,完善了村里的民生基础设施。

  甩掉帽子 前路宽广

  现在,银洞村不仅拥有了气派的办公楼、整洁的道路、明亮的路灯,还解决了下山扶贫点4年悬而未决的干净饮水和稳定用电问题,且户户参与的毛竹低改可让每位村民平均增加收入1450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情村风明显好转,村民心思转向发展,以往频繁上访的现象也销声匿迹了。村民谢墩蝉由衷的感叹:“这些在以前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啊!”“银洞村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作为乡党委书记,我很高兴。但是,治理好‘穷’本‘乱’标,甩掉‘后进村’帽子,只是银洞村转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实施“富民富村工程”力度,在该村大力发展黄栀、槟榔芋、蓝莓等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引导村民到园区企业就近就业;争取将五亩新村通往苍南县桥墩镇的公路列入县联网建设项目,降低林木资源出运成本;拓展毛竹底改覆盖面等,真正把银洞村建设成为群众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谈起银洞村整治前后的变化,蔡景祥颇有几分感慨,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他对银洞村下一步发展的思考和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