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综合   ->  正文
“整治”要治班子 “转化”要化难题
来源:温州党建 日期:2010-01-27 12:38:46 字体:

整治后的溪坑店村村内一景

  【基本情况】7月份以来,平阳县昆阳镇严格按照市、县委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抓班子、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对洋港、烟台、长山、龙安、溪坑店、殿后等6个后进村进行集中整治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问题剖析】在农村基层中,后进村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对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负面影响却很大。其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人、事、钱、力”等四方面:一是“人”的问题,即村两委干部的问题。后进村最突出的问题是班子问题。部分村干部能力素质偏低,对做好农村工作缺乏信心,存在畏难情绪,责任心不强,甚至有些常年在外经商;个别村两委班子思想观念滞后、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水平较低,缺乏为民办事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使得群众对村干部没有好的印象,对村两委不信任。这类问题集中体现在该镇的溪坑店和殿后2个村。二是“事”的问题,即农村各类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村级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化解,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稳定和发展的掣肘因素,如返回地问题、党员发展、移民安置、村帐不清等,造成村民心不齐、气不顺,甚至部分村干部还带领村民上访不止,村内建设陷于瘫痪。同时一些村还存在宗族势力的影响,少数人操纵宗族、派性势力,影响村里开展工作。这类问题在洋港、龙安两个村比较突出。三是“钱”的问题,即村集体经济薄弱。由于受地理位置、自身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后进村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等问题,集体经济所剩无几,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后劲。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迟迟得不到落实,村庄面貌得不到整治,群众意见很大。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是大部分后进村的通病,在烟台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四是“力”的问题,即村两委班子执行力不强。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互相拆台,内耗严重。在工作中村两委“各唱各的调,各拉各的套”,形不成一个合力,群众威信低,村两委执行力大大下降,导致村里的各项工作很难开展。个别村干部还带头站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对立面,对乡镇各项工作不支持,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产生不良影响,如长山村。这些后进村存在的问题,既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各类问题的缩影,也是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推进的症结所在,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整治措施】针对后进村存在的问题,昆阳镇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从力量整合、强化帮扶、破解难题、动态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后进村整治转化工作。

  1、明确责任,抓力量整合。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将后进村整治工作作为下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和落实,推行了“三联三帮三推”工作责任制。“三联”,即组织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办事处书记挂钩联系、驻村干部挂钩联系,整合工作力量;“三帮”,即派工作组驻村帮扶、联系县机关挂钩部门到村帮扶、先进村和后进村结对帮扶,强化工作措施;“三推”,即推进班子建设、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推进组织规范运行,确保工作成效。整治工作中,镇里共下派30多名干部组建了6个工作组到村开展工作,6个企业、6个县机关部门、12个镇机关部门与后进村开展结对。同时实行后进村集中整治“一周一碰头”制度,分片挂钩领导和驻村干部每周下村摸底,掌握后进村问题和矛盾的发展动态,及时向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在碰头和磋商后,由镇委书记将后进村整治进展情况、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等向挂钩联系的县四套班子领导汇报,确保信息及时,责任到位。

  2、突出重点,抓班子建设。针对村两委班子存在问题和矛盾的村,从抓干部、强班子入手,推进班子建设。对个别带头挑事、煽动村民上访、站在党委政府对立面的村两委干部,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进行警示。对作风粗放、不按规矩办事、办事不公或者长期外出的村干部,定期进行组织谈话,对其中情况比较严重、群众意见很大的村干部实施诫勉。对责任心不强、扯皮推诿、不干事的村干部,通过实施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目标和细则,酌情降低或取消其各类报酬。对软弱无力的村两委班子,工作组及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村干部干事创业,如组织烟台、长山、殿后等几个村的村干部到县内、外的先进村现场参观学习,激发村干部发展创业的内源动力。对确实帮不上去、扶不起来的村两委班子,及时进行组织调整,通过项目回请等办法,将在外经商的、有志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吸引回来,配强村两委班子。

  3、办法创新,抓分类指导。针对以往后进村整治工作存在的抓不住、抓不实、常抓难见效等问题,结合各类后进村的实际和基层的特点,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村干部执行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的洋港、龙安等村,推行了“实事取信法”,帮助村两委干部理出每年要办的和群众迫切要求办的村庄整治、饮用水工程等实事项目,在办事过程中增强村两委干部间的信任感,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实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对基础条件实在太差、村级组织涣散的殿后村,推行了“组织共建法”,通过组织村支部与乡镇机关支部成立联合支部的办法,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事务的指导和帮扶。对村书记和主任长期外出、长期无人管事的长山村,推行“副职顶岗法”,组织力量对在家副职村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排摸,了解思想动态以及工作表现,确定了2名肯干事、能干事、群众公信度高的副职干部负责村中日常事务工作,为他们履行职责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并且在年度报酬补贴上给予考虑。对村级集体相对比较薄弱的烟台等村,推行了“项目造血法”,在积极帮助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干部群众兴办各类合作社和经济实体,发展村级集体发展项目。同时,针对部分后进村随意使用帮扶资金,出现浪费现象的问题,由乡镇村帐代理中心牵头,对帮扶到村的各类资金进行整合,设立“创业帮扶”专项基金,作为启动资金和村集体的入股资金,专项用于村级集体项目发展,从而提高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统计该镇6个后进村都已设立了专项基金,为下一步发展项目奠定了基础。

  4、动态管理,抓长效机制。建立销号制度,完善工作台帐,明确整治对象、整治措施、整治时限,落实人员、进度、目标,实行销号管理,整治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对6个后进村进行梳理、排查、分析,及时解决苗头性问题,每月3次向县委组织部报告集中整治工作进度,及时召开办事处书记、主任工作例会,对后进村整治情况进行通报,动态推进整治工作。建立防瘫预警机制,积极探索后进村长效管理机制,从细化监控指标、加强动态管理入手,对包括6个后进村在内的村级组织薄弱村进行预警防瘫,一旦发现村级组织存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两委”关系不协调、群众合理诉求不能及时解决、有宗族派性、存在不稳定因素、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等苗头性问题的村立即把该村定为预警对象,纳入预警范围,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工作成效】通过近5个月的不懈努力,溪坑店村根治了村两委不团结的“症结”,启动了村民盼望已久的溪坑整理工程;全市第二大移民村龙安村解决了32间移民剩余地基的分配等遗留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村庄整治工作,昔日的“落后村”开始焕发新颜;烟台村在县、镇两级的政策和资金下,启动了70亩宅基地整理项目,完成了盘山公路建设工程,“一穷二白”的“空壳村”重新燃起了发展的希望……截至本月20日,全镇共梳理解决群众关心的后进村各类难点问题37个,落实帮扶资金154余万元,落实村级发展项目1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此次集中整治给该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全新气象。通过整治,村干部队伍、农村党员队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得到了强化,长期未发展党员、村级组织运行混乱、村干部不干事和不干净干事等问题得到解决,夯实了基层基础,一支“党性修养强、奉献意识强、能治村、能创业”的村干部队伍正在形成。通过整治,农村返回地政策兑现、移民地基分配、村级帐务清理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落实,盘山公路、村民引供水、用电、村办公楼、老人活动中心、村庄整治等20多项民生工程启动建设,农村基层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项目、干事创业热潮。通过整治,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学习先进和自我查找中有了思想触到,认识到了差距,在乡镇、部门的帮扶和先进村的结对中树立了整治的信心,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积极开展村级办公楼规范化建设等工作,逐步改变原有工作“散、乱、拖”等现象,形成了一种“争先恐后”和“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整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办事处干部、驻村干部抓村管村的要求更加明确,责任更加细化;乡镇抓党建工作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单位参与其中,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抓党建的新格局,改变了以往党建工作依靠组织部门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党委管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