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综合   ->  正文
干部带头引领 实现富民强村——永嘉县岩头镇湾里村效益农业发展的启示
来源: 日期:2009-09-28 12:13:43 字体:

  【概况】

  塆里村坐落在温州市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中游,隶属岩头镇,位于岩头镇西北面的山脚下,距岩头2公里,全村153户,总人口503人;土地总面积2830亩,其中山场面积2600亩,耕地230亩。近年来,塆里村依靠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从一个穷困落后的山区小村摇身变成省级科技示范村,全村80%以上的人依靠种植水果实现了脱贫致富,80%以上的土地种上了经济水果林,成为县内小有名气的“葡萄专业村”、“杨梅专业村”和“枇杷专业村”,2008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到55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元,先后获得温州市村庄整治合格村、永嘉县生态村、永嘉县绿化示范村、温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和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背景】

  近年来,各地农业普遍面临着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降、抵御市场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永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拳头、一村一品一龙头”的农业区域化、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格局。

  【实践】

  干部带头,走出村民致富小康路

  塆里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落。它不靠城、不靠海、不靠大企业、无矿产资源、远离交通要道,只有153户、503人的小山村,祖祖辈辈曾一直守着几亩水田,艰难度日。穷则思变给了塆里人尝试的勇气,但更多的还是基于共产党员的责任。一直以来,该村都是由村党员干部带头,每年从外地引进一批优良的水果品种,在经过试种和掌握经验方法后,就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的其他村民。现任村委会主任陈以散就是村里最早几个种植葡萄的村民, 1989年,他与村里的几个干部拿出家中不多的积蓄,凑了几百元赶到福建取经——学习葡萄引种与种植技术。学成回家后,他们先合种了3亩葡萄。经过3年的辛勤耕耘,3亩葡萄园结下了累累硕果,头年每亩葡萄收入即超过了1万元。喜出望外的陈以散,将自家的责任田全部种上了葡萄,还租种了其他村民的地,如今,陈以散成为村里最大的种植户,种植面积1800亩(约1300多亩租种在邻近乡镇),已出产的面积400多亩,2008年产值达20多万元,年收入13万元。陈以散还喜欢钻研葡萄种植技术,常常为广大果农无偿传授自己总结的科学种植葡萄的经验,被当地群众称为“葡萄王”,誉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目前,全村有420余人从事水果种植生产,群众参与率达83.5%,拥有水果专业大户15户,成为县内小有名气的“葡萄专业村”、“杨梅专业村”和“枇杷专业村”。2008年,全村水果产量1050多吨,产值达5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元,而且葡萄种植还使邻乡的100多户农民致了富。村民腰包鼓了,居住环境好了,村容村貌也漂亮了。如今的塆里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支撑,成就“果园经济”山村模式

  山村种水果发展效益农业并不稀奇。但是,像塆里这样一个偏远的山村,全村种水果,面积上千亩,生产出来的水果从来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却并不多见。这得益于塆里村农民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技兴农”战略,依靠科技引进良种,开展规范化、科技化生产。从2000年起,塆里村就开始与县科技部门合作,引导果农调整水果种植结构,适时引种金华藤稔葡萄、东魁杨梅、黄岩蜜橘、大红袍枇杷等优良品种,逐步把后山原本荒芜的2500亩山地变成了果园,形成了“种植规模化、布局科学化、养植规范化、品种优良化”的产业格局。现在的塆里村,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春季有枇杷、夏季有杨梅、秋季有葡萄、冬季有柑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塆里村还高度重视农技培训,利用农技培训班、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对农民特别是种养大户进行农技培训,努力使村民成为科技种植的能手。目前,从事水果经济林种植的123名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科技培训,约40%的劳动力接受过较为正规、系统的培训,其中获农函大证书的13人,接受农培的32人,就连村里70多岁的孤寡老人胡方德也能依靠自己5亩山地种水果来养老。

  合作组织,搭起效益农业做大做强“金桥”

  尽管塆里村种植葡萄的历史比较悠久,但由于缺乏信息,多年来农户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农户自身的利益。为了帮助农户告别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抢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塆里村适时成立了葡萄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采、收、销售的全套服务,安排专家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种植葡萄。合作社的成立让昔日零散的农户摇身一变,由“杂牌军”变成“正规军”,使原本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的葡萄生产走上了规范化、无公害和优质化的道路,增强了塆里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并成功注册“塆里葡萄”商标,每年出产的“塆里葡萄”供不应求。同时,积极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格局,通过合作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户与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拓宽了市场营销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启示】

  从塆里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关键要有一个好带头人、有一个好班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更多的农民腰包鼓起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其次,发展效益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进各地新品种,重点培育和发展一些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名优特农产品。再次,在抓好农业科技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的同时,建立产权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载体。完善各项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生产信息、市场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达到促进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