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45年的村官之路与一个贫困村的巨变同行
来源: 日期:2009-09-27 13:37:13 字体:

  卢梨村,泰顺县三魁镇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海拔820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刘英、粟裕曾率领红军挺进师在这里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由于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该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就是这样一个原本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如今旧貌换新颜,人均年收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百元上升到2008年的4532元,通村道路宽敞便捷,村容村貌整饬一新,已是远近闻名的“市级生态示范村”。在这变化背后,我们既看到了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县级群众最满意的村级班子”等荣誉称号的村党支部的同心同德,还看到了一位45年如一日执着为民的村官、现任村支书王贻芳的几番思变图强。

  1965年,20岁的王贻芳开始担任生产队长;1983年当选为村委委员;1996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并连任五届至今。45年来,他积极发挥模范作用,与村班子一道,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致力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可以说,45年的村官之路,他走的每一步都和这个小山村的变化息息相连。

  一心想着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用勇气和智慧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

  卢梨全村385户1560人,耕地720亩。虽村地处高山,但村所在地大田洋地势却相对平坦,每逢大雨,山洪直泻,农田大都被水冲垮成了烂水田。由于地高水冷,上世纪80年代初,年亩产仅100多斤,村里的人均收入不足百元,许多村民吃不饱肚子。只有提高粮食产量,才能解决村民吃饭问题。1984年冬,经王贻芳提议,村党支部决定在大田洋中开挖一条集排水、灌溉于一体的水渠,把烂水田改造成丰产田,同时水渠一侧留作建造戬夏公路的路基。但没想到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见时,却遭到反对:一些村民认为村里农田少,挖水渠属浪费耕地;有些人则认为在大田洋挖水渠,像是鲤鱼破肚,会破坏村里的“风水”。

  村党支部的决议遭到阻力,关键时刻,王贻芳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我们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不信什么‘风水’,更不怕什么坏‘风水’,就让水渠从我的承包地里过吧!”王贻芳的豁达赢得了大家的支持。3个月后,一条长1.3公里、宽2米的水渠在大田洋上建成。第二年,全村粮食增产40%,村民无需再为吃不饱饭犯愁。

  1996年春,王贻芳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不安于现状的他,又开始为村里寻求新的发展路子。

  经过两年多的四处奔波,多方考察和比较,1999年初,卢梨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王贻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要改变卢梨的贫困面貌,只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单一种植水稻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改种高山蔬菜;并以高山西红柿为例给大家算了一笔帐:种一亩高山西红柿,一般可获利2000多元;种一亩水稻,最多获利300多元。

  通过算账,村民的思路活了,心也动了,但又担心缺乏技术,种不好会亏本。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村民,王贻芳与村支部副书记吴章记、党员吴裕安等5人组成了高山蔬菜种植试验小组,聘请县科委、镇农技人员任技术顾问,边看边学边试种。当年,5亩高山西红柿、甜椒即获丰收。试种的成功,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第二年就有118户村民加入了种植高山蔬菜的行列,面积达180多亩。

  随后,村里又成立了蔬菜协会,主动走出山外找市场,先后与瑞安、苍南、温州,以及福建福鼎、霞浦等地的客商,建立了畅通的销售渠道,并帮助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此后,卢梨高山蔬菜蓬勃发展,品种日渐丰富,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一心扑在村里的建设和发展上,他用忠诚和责任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

  1993年,在时任村委委员的王贻芳竭力推动下,村党支部着手制定了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规划,准备建设“外洋新村”。但是“外洋新村”占地20亩,分属20多户村民的承包地,要建新村就必须对土地承包进行大调整。关键时刻,土地承包户不同意调整,新村建设暂时搁浅。

  王贻芳走上村支书的岗位后,村两委将新村建设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广泛听取、采纳群众意见,最终采用书面表决的方式一锤定音,90%的群众同意了土地调整方案,“外洋新村”顺利动工兴建,前后共有160多户村民在新村建房300多间,近半村民由此告别了世代居住的低矮茅屋和破旧平房,集中住上了楼房。

  作为革命老区的卢梨,除了80年代修建的一条戬夏泥土公路外,一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一到下雨天,这条路就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非常不便。王贻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他开始往省里和市里跑,争取上级对革命老区建设的政策照顾和资金支持。靠着他那双“磨不烂”的脚板和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他们还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刘锡荣同志的大力支持。1999年,卢梨村人盼望多年、全程6.8公里的卢凤公路终于立项动工,历经四年努力,于2003年贯通并完成路面硬化。紧接着的2004年,在康庄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下,王贻芳又发动村民自筹资金80万元,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迅速启动8公里戬夏公路路面加宽和硬化工程,一年后即完工通车。至此,村里通往山外的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

  在王贻芳的带领下,村班子凝聚力越来越强,村民的干劲也越鼓越足,村里的建设连年都有新动作:1997年,兴建了卢梨村村委会办公楼,村里通了电话;2000年,联网闭路电视开通;2002年,兴建80立方米的自来水池,村民们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03年,改造基本农田60亩,建设三面光渠道4000米;2005年,投入资金70万元实施整治村建设;2008年,建成油茶与山地放养家鸡养殖示范基地80亩、茭鱼共生示范基地89亩;投资60余万元改造卢峰茶厂,年加工产值300多万元……辛勤奔波换来的,是村容村貌的连年改善。如今,沿着水泥路面的康庄大道,走进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市级生态示范村”,我们看到,新卢梨红砖楼房、绿树掩映、充满了生机。

  一心为村民排忧解难,他用无私和坦荡带领班子铸就一方和谐

  村民吴章钳很想种高山蔬菜,苦于缺钱购买种子和化肥。王贻芳知道后,由村里出面担保,从镇信用社贷款2000元,亲自送到他手里。仅2000年,经王贻芳出面,就为愿意种植高山蔬菜的80户困难村民解决贷款5万余元。

  村民吴德舍,家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家庭经济困难,新村建设开始后,眼看左邻右舍都已动工建房,而他却因钱不够迟迟未能动工。为此,王贻芳亲自跑到镇信用社,由村里担保为他贷款1万元,还私人借给他4000元,圆了吴德舍的建房梦。像吴德舍这样经济困难的村民有10多家,王贻芳都一一帮他们办好贷款,使之能顺利动工建房。

  “外洋新村”开始兴建后,王贻芳就主动当起了帮助村民办理建房审批手续的“义务员”。由于村民们的建房时间前前后后,再加当时审批手续繁琐,每办一份手续,就要往镇里和县里跑七、八趟,所以在新村建设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三天两头地往镇里、县里跑,还为此耽误了自己家里的不少事。为此,没少受妻子和家人的埋怨、责怪,可他依然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在王贻芳个人以无私赢得村民信任的同时,他也明白,“一桨难撑大船,独木难支大厦”。因此,他注重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发展,充分发扬民主和团结,大力规范村务管理,创建“五好”党支部,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他身体力行的带动下,村两委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党员44名,在带动发展的过程中,村班子和党员身先士卒,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不断得以发挥。同时,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运转机制也不断趋于民主和规范。如:王贻芳任村支书后,规定了两条简单而明白的财务制度:一是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手里不放钱,村集体的现金全部存银行,帐务归会计;二是村财务实行主任“一支笔”签字,500元以内村主任把关,1000元以内村两委研究,1000元以上村民代表会议批准。十多年来,从旧村改建、小区开发,到兴修水利、修建公路等各项建设,来来往往的资金不下500万元,但每一分钱的使用都明明白白,没有一笔糊涂账;十多年来,村干部换届,村主任卸任心无牵挂,新上任的村主任也都轻装上阵,无需担心老帐不清。

  45年的“村官”生涯,也是45年的“公仆”之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45年来,王贻芳以克己奉公树立了个人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促成了村两委班子的团结一心和清正廉洁,增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全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全村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王贻芳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和温州市“十大时代先锋人物”。

  2008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65岁的王贻芳再次全票当选,连续第五届担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相信,卢梨村的变化还会继续……(泰顺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