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综合   ->  正文
宜一村的60年变迁
来源: 日期:2009-09-27 11:01:15 字体:

  毛家训

  请看这组数字: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集体经济总资产90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79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45万元。这是摘自宜一村2008年《三套班子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是宜一村60年奋力拼搏所结出的丰硕果实,是宜一村60年发展的具体诠释。

  宜一村位于素有“纺织之乡”称誉的苍南县宜山镇南大门。有村民490户,2022人。这里工贸发达,村民富足,环境优雅,民风淳朴,风正气顺、政通人和。

  走进宜一村村史馆,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奖牌,向人们彰显宜一村60多年来创业历程的艰辛和荣耀。近20多年来,他们就先后获得市级以上荣誉40多个,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集体”; 2004年、2009年两度获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好”党组织;1996年、2006年两次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60年来的持之以恒,60年来的辛勤浇灌,终于使宜一村的小康之花吐露出袭人的芬芳。

  上篇 村名的变换见证宜一村的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村的村名都是历史流传沿袭下来的,而宜一村则不然。宜一村位于宜山镇的中心区,村域含原下市街、隔岸周、杨家底、白家底、赵家底、三大屋和金家垟自然村,解放前,这里的人们生活贫苦,金家垟大多住草房,就是下市街也有四座草房。解放后,下市街改称宜山镇第三街。土地改革时,设立金家垟村,村域含上述各地段。1952年土改完成后,将下市街和金家垟村合并,改称宜山镇第三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在第三村范围内成立宜山镇第一高级农村合作社(简称宜山一社)。宜山一社成立后,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第一台抽水机、第一台打稻机、双轮双铧犁等都是在宜山一社率先使用,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在书记欧世庭带领下,宜山一社还积极承担农技改革和良种试验。间作稻改连作稻、灯光捕蛾、农药除虫、化肥使用、良种试验、“三熟制”推广等都在一社先行。由于各种先进生产技术的使用,科学种田的推广,宜山一社的粮食亩产在1957年就超过《农业发展纲要》(1956—1972年)规定的800斤指标。社员的生活得到改善,拆了草房搬新房。宜山一社自此跻身全县先进行列。1958年大跃进,宜山成立人民公社,宜山一社改称一社生产大队。在随即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大队书记欧永俊积极抓好农业生产,实行计划用粮,度过饥荒,全村没有饿死人,也无外出乞讨现象发生。1970年代,一社大队又改称宜一大队。此时正值文化革命期间,大队书记张周条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干扰,坚持抓好农业生产。同时,还积极创办碾米厂、旅馆、塑料厂、开花机等队办企业。顶住压力,以办集体纺织厂的名义,组织社员搞家庭土纺土织,解决社员就业,增加社员收入,带领群众渡过文化革命十年动乱。1985年人民公社建制撤销,宜一大队遂称宜一村,村名至此才正式确定。这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适逢宜山城镇大规模建设,宜一村土地大部分被征为建设用地,在土地承包到户的情况下,村书记陈庆锁兼顾村集体和村民两者间的利益,决定将大部分征地费提留给村集体,为村集体经济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下篇 改革开放带来宜一村的腾飞

  宜一村原是单纯的农业村,村民务农为主,尚能温饱但不富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宜一村提供了机遇,随着宜山城镇建设的发展,村民赖以生存的责任田先后被征用,纷纷迈上务工经商之路,可是还有相当部分村民生活贫困。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1988年杨成涛刚上任当村书记时,村集体只有屈指可数的微薄家底:四间出租房,一个简易停车场和42万元的征地款,村集体每年只有5万元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900元。

  1989年5月,杨成涛到外地先进村参观学习。他深感宜一村只有向先进学习,走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参观回来后,他深入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宜山针织业的前景,在村两委会上提出创办印染厂的发展思路,但是大多数干部反对,不少村民也不赞同。为了闯出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他耐心细致做干部思想工作,统一村两委意见。一致决定先集体投资创办印染厂。尽管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厂房,但困难动摇不了他们的决心。从绍兴请来师傅,到无锡购进设备,大家动手盖起厂房。1990年2月,第一家村办印染加工厂竣工投产,当年加工产值达130万元,创税利40万元。

  印染厂的成功,增加了大家的信心,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这些年来,宜一村一方面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方面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先后创办了漂染厂、无纺布厂、气流纺厂等集体投资或参股企业9家。还有13家针织、棉纺、印染、内衣等股份制和个体企业在宜一村兴办,形成了以针纺织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04年10月,宜一村成功地完成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村集体还相继投资兴建了宜一大楼、综合大楼、酒店大楼、娱乐城大楼、标准厂房、市场、仓库和沿街店面等房屋400多间。

  村办工业的兴起,给宜一村带来了繁荣兴旺,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为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了保障,让全体村民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宜一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早在1992年就开始编制并逐步实施。目前,一条宽22米,长700米的主街道环城南路和两条400米长的次街道纵横交错,新村建设已颇具规模。早在1993年,宜一村建起全县第一座老人公寓。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学前教育环境,1998年,村里投资500万元兴建宜一幼儿园。2001年,投资500万元兴建第二老人公寓。投资300万元建设河滨公园,今年投资50万元,建设河滨公园景观桥。2007年,投资600多万元,拆除第一老人公寓改建成河滨花苑。同时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河道治理,不断绿化、净化、美化村容,创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在村庄硬件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宜一村的村庄文化建设也是有声有色。先后组建了铜管乐队、门球协会、篮球俱乐部、太极拳俱乐部等村民文体组织8个,130多人。投资100多万元开辟15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场所,建起塑胶灯光球场、羽毛球场和健身苑,开办室内健身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陶冶村民情操。

  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村民开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宜一村在全县第一个实行养老补助金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村集体还为全体村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政策性房屋保险;同时,在全省第一个实行村级低保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200元低保金。经济合作社每年为村民年终股份分红1500000元。

  为了改善职工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条件,2006年村集体投资190万元,建起职工宿舍。2007年,村里还投资116万元,建起了27套廉租房。《温州日报》称“此举开我市先河”。《浙江日报》说“村级建廉租房在全省未见先例”。

  宜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的富裕,离不开以村党委为核心的村级班子这个“火车头”,离不开村党委书记杨成涛这个“领头雁”。

  村党委书记杨成涛是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苍南县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曾先后被授予省优秀党员、奔小康带头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市富民书记、为民好书记、十大时代先锋、劳动模范、县十佳书记。他自1988年担任村书记以来在平凡的农村领导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村民共建新农村,致富奔小康。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这是杨成涛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下,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2008年,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无候选人直选”一次性成功选出了5名党委成员,“海推直选”产生的5名村委会成员全部是党员。村党委通过培养、选拔,把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村民先吸收到党内,让其在各支部委员会和村各配套组织班子中施展才干,然后,把最优秀的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两委”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村党委和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民自治章程、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村“两委”还编印了1000本《宣一村规章制度汇编》,分发给每户村民家庭。村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凡是涉及村务、财务、重大发展项目等问题,都是采取“三会”决策机制(先由村两委会研究提出初步方案,再由党员大会审议通过,最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予以实施),让群众直接参与村务的决策全过程。2008年4月,宜一村成立全县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工作实行全程监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宜一村人将继续解放思想、勇往直前,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开拓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宜一。

  (作者退休前为苍南县实验二小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