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文成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在前期捐款的基础上,纷纷交纳"特殊党费",作为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具体行动。“我是共产党员,我自愿为四川地震灾区交纳‘特殊党费’”的声音传遍文成县的每个角落。
老党员:我已经风烛残年,帮党做事是我唯一的心愿。
6月4日早上7:00左右,珊溪镇收到了95岁高龄、70年党龄的老党员朱大培的500元“特殊党费”,这是截至目前该县收到的年龄最大的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朱大培同志出生于革命老根据地坦岐村,由于年岁已高如今卧病在床。当朱老前一天晚上九点多听到交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的消息后,就连夜催着次子代他去交党费,他儿子只好六点多钟就出发到镇里交纳“特殊党费”去。
年近八旬的老党员王孔连,患病中风多年,自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救灾报道。当他得知可以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支援灾区后,立即将自己准备治病的10000元钱从银行取了出来,作为“特殊党费”捐献给灾区。当王老将10000元“特殊党费”交到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手中时,激动地说:“我已经风烛残年,帮党做事是我唯一的心愿。”
有着69年党龄的县财政局离休干部潘明都老人,今年2月份为庆祝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交纳了“党费”5088元,在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已经在县慈善总会捐了5000元的救灾款。当他在杭州了解到党员用交纳“特殊党费”形式支援灾区建设后,特地电话委托他女儿来到县委组织部交纳了抗震救灾“特殊党费”5800元。据了解,潘老从1997年开始,已经12次交纳“党费”合计28626.95元。
贫困党员:生活再苦再累,党组织的活动不能“缺席”。
赵钦旭和王春花夫妇年老体迈、长期生病,生活俭朴。5月19日晚,当他们夫妻俩从报纸上看到有关“特殊党费”的报道后,拄着拐杖步行20多里赶到县委组织部,将他们积攒的3200元钱作为“特殊党费”支援灾区人民。赵老伯说:“过去是党把我从旧社会带到了新社会,是党拯救了我,养育了我,如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该是我义不容辞地回报党、回报祖国的时候了。”
今年刚离任的原大峃镇坪头村党支部书记赵沛燮,长期在家务农,除了一年的村干部务工报酬外基本没什么收入,当他听到交纳“特殊党费”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将2007年一年的村干部务工报酬2280元做为“特殊党费”交纳到县委组织部。他说:“我现在虽然离任了,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做到离任不离党。”
距离县城55公里的贫困村下垟乡下垟村,全村有36名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占一半以上,他们一共交纳了“特殊党费”5000元,其中不少党员交纳了100元和50元的“特殊党费”,但这却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支出。下垟乡下垟村党总支书记李存洪说:“我们村有好多党员生活都很困难,大家都劝他们不要交‘特殊党费’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坚持要交,都说作为共产党员,生活再苦再累,党组织的活动不能‘缺席’,一定要为灾区同胞献上一份爱心。”
预备党员:我虽然刚入党,但上交党费却不甘落后。
5月20日一大早,平和乡梅沙下村预备党员郑书周来到平和乡政府,拿出早已准备好的2000元钱,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郑书周2007年7月入党,家境并不富裕,全家老小仅靠他在外打工的1000多元工资过日子,接到交纳“特殊党费”的通知后,他特地请假从瑞安赶回来交党费。这是他在灾后第二次向灾区捐款。之前,他已经请假赶回来捐了500元爱心款。郑书周说:“我虽然刚入党,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也不能落后。”
周壤乡预备党员胡从良在去买农药的路上看到许多党员正赶着去交“特殊党员”,就跟大家一起来到乡里交了100元“特殊党费”。据介绍,胡从良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因为生活非常困难,至今仍未进行修葺,每到刮风下雨,就得躲到亲戚家住。这次他毫不犹豫地从准备买农药的200元钱中拿一半作为“特殊党费”支援灾区人民,他说,“跟灾区人民的苦难比起来,我这点困难根本不算什么。”
在巨屿镇举行的“心系灾区捐赠仪式”上,交纳“特殊党费”的党员排起了长队,来自各个企业的外来农民工流动党员和当地党员一起为灾区交纳了“特殊党费”。来自巨屿镇潘岙村的潘秀华等5位预备党员,向党组织各交纳了100元的“特殊党费”。潘秀华说:“2006年在珊溪库区发生的地震中,巨屿镇也是受灾区,当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我们渡过了难关。如今四川发生严重地震,该是我们回报感恩社会的时候了,就用我省下来的‘一针’钱给灾区的人民买几瓶水吧。”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文成县一个个交纳“特殊党费”的感人故事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员自觉保持先进性的时代风采。截至6月10日,全县4216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93.256312万元。在广大党员的带头示范下,全县老百姓有钱出钱,有物捐物,很多捐款者都没有留下真实姓名, “文川同心”、“抗震救灾”、“爱心人士”,成为捐款簿上最闪亮的名字。(中共文成县委组织部周晓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