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瓯江红 · 战“疫”先锋 | ② 基层奋战,争做抗“疫”先锋战士
来源:温州日报 日期:2020-02-09 21:54:56 字体:

  隔离酒店里的特殊兼职“服务员”

  “这几天,我打扫过大厅、半污染区,做过消杀,半夜帮隔离人员出去买东西……”说这话的是鹿城区滨江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朱栋。到2月8日为止,他和同事们已经在定点隔离酒店两班倒“当酒店服务员”6天了,拿他的话说,“酒店服务员要做的事儿他都做过”。

  位于鹿城区车站大道的唯乐创意酒店,是鹿城区最早的隔离点,目前共有63位集中隔离人员。

  随着我市新冠肺炎防疫进入硬管控时期,自2月1日起,所有居家隔离对象均被转移到定点机构、酒店集中隔离,唯乐创意酒店的防疫压力更大。偏偏此时,酒店4名服务人员于2月3日提出要离开。“这4名服务员承担着给隔离人员送餐、代采购、半污染区的打扫任务。她们突然要走,我们一下子措手不及。”街道办事处城管办主任徐健回忆说。

  春节期间招不到人,但活儿还得接着干。13名街道干部商议,干脆他们以排班的方式把服务员的工作“兼”起来,每天抽调七八名干部到该酒店“两班倒”服务。听闻街道干部的决定,非常明事理的唯乐创意酒店老板娘也感动了,从那天起,主动承包几块区域的打扫。

  因为要“兼”酒店服务的工作,大家的时间明显不够用。徐健说,从大年三十以来,她就与同事们直接住在酒店。原本跟父母说好要抽空看下他们,现在也只能一拖再拖。丈夫一开始不太理解,抱怨她非要冲在一线,时间久了也理解了,还给她送过一次菜,嘱咐她“吃好睡好,要提高抵抗力。”聊起这些,徐健眼泛泪光:“我还瞒着父母,说只是在街道做日常工作。要是知道我在隔离点,他们会很担心的。”

  与此同时,她与隔离人员反倒像亲人一般熟络起来。有一位隔离人员带着两个女儿住在酒店,小女儿才两岁,吃不惯饭菜,哭闹着每天只喝牛奶。徐健担心小朋友营养不足,从家里拿来一堆土鸡蛋、鸽子蛋,每天煮好给她们送过去。隔离人员对此非常感动,前几日解除隔离,一再向她表示感谢,还在微信朋友圈里特别为她点赞。

  80后朱栋这段时间,跟同事们都穿着一件大红色的雨衣忙碌着。这雨衣是他们的“自制防护服”。朱栋说,因为防护服有限,他们都是重复穿着一件,为以防万一,大家买来一堆一次性雨衣,套在防护服外面穿着换。2月8日,正好是他值班,他跑了好几个地方给隔离人员买洗漱脸盆,又跟同事一起把一日三餐送到每位隔离人员的门口。

  采访时,七尺男儿朱栋甚至哽咽了,因为他特别想念小儿子:“都满月了,我还没见过他的面。”1月2日,爱人在苏州娘家生了二孩,他原本打算过了年去苏州看孩子,没想到一直耽搁到现在。“我妻子非常不理解,好几次打电话跟我说,你这么积极?儿子是不是不要了?直到昨天从媒体报道中看到我的照片,才跟我说,原来你在一线……”

  滨江街道灰桥社区主任李真昨日刚刚从唯乐创意酒店解除隔离。2月5日那天,她负责转移一批密切接触者到酒店集中隔离,其中两位在发低烧。当时已是凌晨两点,她连忙打120,并陪同着两位隔离人员去定点医院检查,最终其中一名被确定“疑似”,她也因此住进酒店接受隔离。当天,徐健还在微信上跟李真说:“唉,你忙了这么久,干脆休息一下也好。”昨日,那名疑似对象被诊断为只是普通感冒,她因此也解除隔离,再次忙碌在岗位上。

  “你害怕自己被感染吗?”记者问她。

  李真回答道:“我当然害怕,所以参与抗‘疫’工作以来,我就没有回家住过。但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就算害怕也要顶上。”

  他累倒在一线,休息两天后又返回岗位

  两天前,平阳县水头镇综合办副主任、考绩办副主任、防疫工作后勤保障组副组长钟周蒙,因劳累过度引起休克而晕倒在岗位上,“现在,你的任务就是休息。”医生这样叮嘱他。被命令回家休息才过去一天,电话那头,时不时还传来一阵明显的喘息,他就急着要返回抗疫一线。后勤保障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这时候真不该出状况,实在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处理。

  从农历大年二十九起,钟周蒙就持续投入疫情防控一线,负责全镇7个留观点、8个社区、150多个设卡点的防疫物资和一日三餐调配保障工作。

  回忆晕倒那天的情况,钟周蒙记得自己是2月6日凌晨2点多才睡,早上7点起床。先是把一批防疫物资运送到点上,再返回办公室,为各卡点联络雨衣分配的事。电话刚打到一半,“就记不得后面发生了什么。”

  醒过来他已经医院,不但晕倒,还有抽搐和呕吐。医生说,这是劳累过度引起的休克,要尽量多休息。当晚8点,他出了院,但又回到办公室,重新接上之前10个小时断了联络的物资调配线路。直到第二天上午,被镇领导强制要求回家休息。

  这是近半个月里,钟周蒙第一次回家。之前,他都睡在办公室,平均一天睡3小时。就是那点休息时间,也没有多少质量可言。“人躺着,脑子还在转,想着到哪去筹物资。”

  这是他的责任,也是眼下最困难的事。比如,镇里需要红外线体温计200个,无论上级调配还是网上采购,都补不上这个缺口。他找到一位在外地做医疗器械生意的同学,才搞到这批货。

  可催着企业赶工的结果,是交货后钟周蒙才发现,这批体温计在一道工序上有瑕疵,导致近四分之一的产品,使用次数多了后按钮失灵,影响度数显示。虽然厂家答应调换,但为了不让疫情防控出现空档,他让厂家发维修视频过来,晚上拉来一位同事协助,自己动手维修。经过两个晚上维修,瑕疵品重新投用,他却连续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紧缺的,不仅是体温计。其他防疫物资,也离不开钟周蒙用笨办法一点点筹集。他从同学那里要来一份全国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通讯录,四五百人的陌生名单,一个个电话打过去询问。就算这样,两天打一圈、手机一天充电四五次后,效果还是不理想。“很多厂家因为电话被打爆,直接拒绝接听。”他解释。

  他就按着名单,再一次次加微信。终于,从有反馈的200多个微信里,为镇里筹到了2000双一次性手套、400副护目镜、200套防护服。如今,除了护目镜正在运送中,其他物资已投入一线,为基层抗击疫情提供了后勤保障。

  吃完庚子年的元宵汤圆,9日一早,钟周蒙又将像千万名一线防疫人员一样,投入地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积累战斗力,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

  心中有“数”!他的“战场”在这

  “要发挥‘眼睛’‘大脑’的作用,运用大数据为防控疫情提供智慧支撑。”电脑前,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吴胜巧正紧张有序地与纷繁复杂的数据“过招”。他的“战场”,就在一个个实时更新的大数据平台上。

  “这是一场大数据时代的抗疫战争。心中做到更有‘数’,防控才会更高效!”从1月21日至2月4日,连续工作的15天里,吴胜巧带领十多位“IT战士”,驻扎在市防控办,从早上八时忙至凌晨一两点,超负荷连轴运转——加强数据共享,在省市之间、各县市区之间建立完善畅通的数据通道,及时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和分析,为各地提升整体防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精准梳理温武往来人员与车辆、航班、高铁的数据信息,助力所有村居精准快速实行地毯式排查;在三天之内研发启用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排查随访系统,实时掌握各地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排摸情况,实现表格化、清单式闭环管理;做好全市视联网管理,保障视频会商系统稳定运行,确保指挥畅通,截止记者发稿前,已处理20多个批次几十万多条数据,保障全市视频会商累计20余次……

  “数据管好了,大家更安全!”在吴胜巧看来,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从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不仅大大降低了防控人员工作强度,更是让一线部门在源头防控排查和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中更加“耳聪目明”,为政府和部门提供客观全面的大数据参考,为联防联控、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吴胜巧还向记者举了两个例子,比如依托各类数据平台,可追寻到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并迅速通知到位;再如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人工统计的负担,原本需要耗时半天的疫情报表统计,现在几秒钟就能自动生成……

  疫情战役打响至今,科技的力量日益凸显。吴胜巧的“数战数决”还在继续!

  与疫情赛跑的“120”急救人员

  每天听着新闻里播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温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医药管理处处长郑云蒸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敏感性——这可能会是一场涉及千家万户的严峻战役。在春节万家团圆之际,她投身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岗位,“哪里最难就去哪里”。

  郑云蒸的父母都在厦门,今年年前,她早早地把两位老人都接到温州想好好聚一聚。不过大年初二,郑云蒸就接到市卫健委医疗救治组的电话,得知我市疫情防控人手不够需要增员。她二话不说表态立即“归队”参加疫情救治组工作,“组织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需要我干多久我就干多久!”

  当天下午,郑云蒸就准时到达防疫工作的一线岗位投入工作。第二天早上七点就送走了父母。也是这一天晚上,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出现两名重症患者,另外还有6名患者好转,可能具备了出院条件,都需要会诊。当时我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已经十余天,多一例患者出院都是对全社会的鼓舞。作为当时的救治组副组长,她二话不说,立即带领专家队伍到市第六人民医院,对8名患者进行逐一会诊。对两名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指导后,对6名要求出院的患者逐一分析,确认该院2名感染患者具备出院条件,可在次日出院。回到家,已是夜里十点半。

  大年初五,乐清确诊案例增长快速,防疫形势严峻。时间不等人,救治组安排她带队前去乐清督导工作。这时女儿不舍的了,“妈妈,乐清这么危险,能不去吗?”面对日益成长的女儿,她毫不犹豫的说:“疫情当前,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你不去,他不去,疫情怎么控制,每个人都努力一点就能早一点赢得胜利。”

  到了乐清,郑云蒸与专家组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后,结合现状进行分析,反复研究,提出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建议,利用自己丰富的医学专业和颇具经验的行政能力两者充分结合运用,按“四个集中”的原则,在乐清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学选址,解决了乐清市集中收治一大难题。

  在疫情前面,郑云蒸从来不是等待任务而是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她发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急剧减少后,敏锐意识到药店会是发热患者比较集中前往的地方。为此,她建议药店必需严格管理发热患者线索登记,反馈街道以便基层防控工作开展。仅两天统计,全市就有2400人次购买发热或咳嗽药品,其中发现发热患者95人,各县(市、区)医保部门第一时间向辖区乡镇(街道)通报了信息登记情况。

  在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每一天都会面临各地各类的咨询电话、报表,郑云蒸总是耐心有序的记录、分类、反馈、处置。为了给基层减轻报表压力,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整合报表,减少基层重复报的问题。她说,基层的人员要在一线防控,尽可能少占用他们填报表的时间,她一个人多花点时间,基层就可以少花十个人的时间。

  为了确保疫情期间医院救治和患者就诊没有后顾之忧,根据上级精神,她督促各医保中心向各大医疗机构拨付救治资金,目前,我市疫情专项资金储备3.5亿,向各定点收治医院共拨付医保资金8400万元,专项资金拨付金额居全省第一。

  用脑用心管好社区

  瑞安市安阳街道市民王小利(化名)手机微信准时响起。“早上好,今天感觉怎么样,心情好吗?”微信另一头,是育才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群微。“都很好。”王小利思虑半晌,又回复道,“之前我态度不好,请原谅。”“没事。”李群微会心一笑,这一刻她感觉之前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自从王小利开始居家隔离,他每天都会收到李群微的关怀问候。这感觉很微妙,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些“剑拔弩张”。

  今年春节,在湖北省做生意的王小利返回瑞安过年,到家没几天社区干部就找到了他,先是电话联系,之后又是上门走访,这让他很不耐烦,“我没到过武汉,身体很健康,你们这样大惊小怪,好像我是过街老鼠一样,严重干扰了我的生活。”不管他态度如何不好,“小李书记”不厌其烦,终于感动了他,听从安排。

  “小李书记”李群微是育才社区居民交口称赞的好书记,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刷新她在居民心中的形象。

  1月 22日,李群微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通知。从那天开始,她放弃所有假期,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育才社区干部有6 名,管理13个小区4000多 户、14000多人,最开始的排查简直是大海捞针。

  经过仔细思考,李群微先在各个微信群发通知让居民们主动告知,再根据从各方收集的信息,和社区干部分工,逐个上门或电话排查,她因此每天要制作11份各类情况汇总表格。最终确定了43个对象需要居家隔离观察,每个干部负责2到4个隔离对象。除此之外,为了把好疫情防控入口关,李群微还发动辖区内各个小区的红色管家,以小区为营,各自为战。经过多方努力,目前该辖区内设置了18个防疫卡点,顺利实行封闭式管理。

  针对居家隔离的居民容易出现逆反情绪,社区干部实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和保姆式服务,李群微每天在微信群中转发相关链接,对他们进行日常心理疏导。每隔两天,社区干部都会送物资上门,有什么需要也会第一时间代办。用心换真心,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这段微信交流。“一个人隔离太久,会产生焦躁情绪,需要找人倾诉,排遣情绪。”李群微好脾气地说。

  每天,李群微既要完成防疫的各项工作,还要到各个卡口查访,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有时还要不断拉长战线。

  实行封闭管理初期,物资不足、人员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到 位……种 种问 题接 踵而 至。“这段时间经常失眠,每天晚上一躺下就想着哪里还有防控漏洞。”李群微告诉记者,面对疫情防控,她没有任何经验,全凭自己用脑用心去摸索,“虽然我就是个芝麻官,但也要做到守土有责,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守护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