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咨询服务电话:0577-12371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0577-12380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党建   ->   他山之石   ->  正文
做一盏灯,照亮战友前行的路——追记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党委委员徐哲民
来源:浙江日报 日期:2019-06-18 10:15:38 字体:

  5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弥留之际,他只提了三点请求:穿警服、不告诉母亲和回乡安葬。此时的他,使出全身力气也只能用手摸摸女儿的头顶,嗓子沙哑到让人很难听清他的话语。

  徐哲民,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党委委员,大家都爱叫他老徐。去年12月29日,这位与癌症抗争了3年多的杭州国安自主信息化建设“领航人”,身穿钟爱的警服,带着不舍和遗憾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工作。今年4月,曾获得国家安全系统特殊人才、省国家安全机关首届“最美国安人”、三等功1次、嘉奖4次、优秀公务员5次等荣誉的他,被追授“全省国家安全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信息化建设不能落后一个节拍”

  日前,记者走进徐哲民生前的办公室,电脑、笔筒、茶杯、清凉油,还是那么有序地摆放着,但“邻居”们却再也听不到“一直响着的哒哒哒的键盘敲击声”,再也看不到“总是最晚熄灭的那盏灯”……说着说着,泪水一次次模糊了他们的双眼。

  “20年了,不管多累多难,老徐都不愿停下脚步。”老搭档陈力知道,那个不惑之年才迈入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门外汉”,带着团队研发“XG”信息应用系统,获得迄今为止该领域全国系统科技进步最高奖项,“每一步走得有多刻苦、多艰辛。”

  新事物,总会被质疑。2003年,第一次提出“XG”信息应用系统的老徐就被泼了冷水。

  一次专业培训课上,讲课老师提到的某种新型应用技术,瞬间点亮了老徐的思路。可当他兴致勃勃地将这个“放在今天依然处于系统内领先水平”的应用系统讲给同事听时,却没有产生想象中的共鸣,甚至不被看好。

  放弃吗?当然不。徐哲民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政府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许多单位还停留在基础网络设施建设阶段。一个没经验、缺技术、缺资源、缺经费的项目,面临的非议可想而知。

  但是,“这个机遇,一定要抓住”:基础准备,老徐有——5年前从部队转业到杭州市国安局后,他就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恶补信息化应用方面的知识,每到周末,他总到浙大当“旁听生”。执拗的劲儿,老徐不缺——请教专家、缜密调研、反复验证,一点一点修改提案,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同意”,2004年1月,当这两个字落在那份兼具先进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提案上,杭州市国安局的信息化创新、跨越之路也正式开启。

  自此,老徐就似被按下了“快进键”:1年,没现成的路子可走、没成熟经验可循,他带着团队成功研发出该系统;15年,他主持完成114个科研项目,多项成果被认定为国内、系统内先进水平,6个项目获评科技进步、技术革新奖。

  “信息化建设不能落下一个节拍,就像农民不能错过一个农时。”这个信念,让他不敢有一丝懈怠。

  “工作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一直到离世前半个月,很多同事、朋友才知道老徐得了癌症。“还是为了工作。”大家都了解他。

  2015年,老徐在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我气他、怨他,也气我自己、怨我自己,为什么这么纵容他工作!”妻子陈艳几度哽咽。可看着术后一个月又回到办公室的老徐,她却悄悄找了局领导,只提了一个要求,让老徐继续上班,“我舍不得啊,但工作就是他的精神支柱……”陈艳说。

  此后3年多,每次化疗,老徐都是临下班前一个人骑着电瓶车赶到医院住下,晚上接受化疗,第二天一早又匆匆办好出院手续,背着化疗药物赶到单位上班。每次手术后,只要精神稍微好点,他就在病床上支个小桌板继续办公。打电话说项目进展,越说越兴奋的他,经常让那些少数知情的同事有些恍惚:“老徐的病是不是快好了?”

  除了生命的最后两个月,只有一次,老徐因手术后身体极度虚弱,不得不临时把家当成了办公室。

  那是去年1月,老徐刚做完3次肺部大手术没多久。“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次去他家汇报工作时的场景。”刁岩回忆,当时老徐半躺在床上,两只胳膊颤抖着撑起身子,一边看着电脑,一边和他们探讨,一字一句,语速较往常慢了很多,“即使鬓角渐渐渗出汗珠,他也没休息,直到把所有工作都讨论好。”

  30次化疗,让他皮肤皲裂、脚后跟全是血泡,可他仍坚持上班;硬撑着靠在办公椅上,也要一字不漏细细叮嘱各项工作……也许,在老徐心里,开拓了工作的宽度,就等于延伸了生命的长度。

  “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

  在年轻干警吴平的手机里,记者看到他珍藏的一张截图。那是去年11月初老徐经抢救苏醒后,抖着手敲下的一段文字,祝贺小吴荣立三等功。

  “他总是利用手上的资源,鼓励干警脱产学习和培训,哪怕警力再紧张,他都会和我们说,单位的事,有他在。”在年轻干警的心中,老徐既是良师更是“慈父”。

  老徐分管的处室,一直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外地青年干警的父母来杭,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他。每次,老徐都会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在允许范围内,说说小伙子们的工作,打消家属对国安工作的疑虑。“这样,他们才没有后顾之忧。”老徐常说。

  去年5月,老徐偶然得知90后干警周扬的母亲刚动了手术,不顾自己身体不适,坚持去嘉兴看望。“来回4个小时路程,他连上车都需要人来扶,因坐不住用绷带把自己绑在座位上。”周扬心中发酸,“最后送他上楼时,那弓着的腰背,急促的喘气声,一步一停的攀爬脚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不仅照耀着身边的干警、朋友,也温暖着一些点头之交的陌生人。”陈力感叹道,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有一年快过年了,老徐让陈力和他一起去看个朋友。到了后才发现,他口中的这个朋友,竟然是没见过几次面,在医院认识的一个护工;对自己很抠的老徐,在转业前就开始资助富阳的一名贫困生,如今,这个孩子已在大学工作……

  大家都说,在隐蔽战线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很多人都在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生命,而老徐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一盏照耀他们前行的明灯。

  (文中除徐哲民外,其他人皆为化名。)